黎子珍

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肆虐全球,需要有效遏止。相對海外部分國家或地區採用「與病毒共存」策略,造成疫情海嘯式大爆發,我國以「動態清零、提高接種率、觀察病毒發展」手段應付,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用最小社會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香港要仿效內地堅持「動態清零」,特區政府應認真研究、借鑑內地防疫模式,查找本港防疫的不足,堵塞漏洞、彌補短板,保證經濟民生不會遭受重大損失,並且早日與內地「通關」。

在2021年面對Delta新冠病毒傳播高峰時,國外出現過「與病毒共存」說法。結果,聽信這類說法的地區,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大幅上升。歐美新一波新冠疫情出現海嘯式大爆發,全因他們任由對人體危害性較輕的Omicron變種病毒快速傳播,以求盡快實現與病毒共存。美國是「與病毒共存」論的代表,其他認同這個說法的國家也有不少。可怕的是,美國近日確診數據,單日已接近150萬宗,為世界之冠。

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日前發布「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報告,將「中國新冠『清零』防疫策略可能失敗」列為「十大風險之首」。這一預測毫無科學依據,完全是充滿政治偏見的荒謬臆測。我國的「動態清零、提高接種率、觀察病毒發展」的策略,是最科學化的應對疫情方法。中國防疫政策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其成效已在過去兩年得到檢驗。

「動態清零」建基科學

作為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我國用最小社會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內地《環球時報》日前在社評〈迎戰Omicron,美西方不應在中國背後放冷槍〉中,指摘美歐國家「在洶湧的疫情面前,它們又一次不負責任地選擇了『躺平』」,但「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中國決不會『躺平』。」目前中國已經約有15個省市報告Omicron輸入病例,當中河南、天津,以及北京,出現本土個案。官方研判,Omicron變異株不影響中國現有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對防範Omicron變異株仍然有效。

面對香港第五波疫情,包括政府專家在內的醫療界人士口徑不一,認為在Omicron變種病毒成為疫情主流下,本港不可能完全「清零」及零感染。有專家更稱,社會應聚焦提升疫苗接種率、預防重症死亡目標,令新冠病毒成為「風土病」。「清零」與否,專家無法統一認識,恐會誤導市民。

特區政府的態度比較明確,香港要仿效內地堅持「動態清零」,思想不能動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重申,目標仍然是要「動態清零」,強調當局取消年宵花市屬艱難決定,但政府實施的防疫措施旨在堵截Omicron變異病毒株在社區擴散,以期盡早控制疫情,讓市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陳肇始表示,香港疫情的大前提是「動態清零」,若做到就可以通關,市民可過正常生活。

有效管理 易遏疫情

「動態清零」策略不是「零感染」,而是指常態化防控,最大限度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堅決防止出現社區持續傳播。因此,「動態清零」策略是出現本土病例時的一種防控策略。內地「動態清零」措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及時主動發現傳染源;二是發現病例後,快速採取公共衞生和社會干預措施,包括疫點管控、密切接觸者管理、流行病學調查,以及減少人群聚集等管控手段;三是有效救治,盡快、盡量阻止疫情擴散,減少重症和死亡發生。「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平衡社會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

內地「動態清零、提高接種率、觀察病毒發展」的策略,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有了精準防疫策略護航,縱使一時一地的疫情反彈,也不會造成嚴重衝擊。本港疫情持續兩年,經濟民生都遭受重大損失,廣大市民對與內地「通關」引頸以盼。特區政府應進一步認真研究、借鑑內地防疫模式,查找本港防疫的不足,堵塞漏洞、彌補短板,保證實現「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