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香港西九龍文化區那個連正式中文名稱也沒有的博物館,終於首次舉辦展覽,輿論反應不一。許多小市民自認「不懂得欣賞」;亦有論者認為藝術這東西應該交由「懂得藝術」的專家學者評斷。換言之,平民百姓不懂得欣賞的話,也只好認認真真地學一下。

中國人談藝術,首先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則已歸類到文學裏去。此外,還有「醫卜星相」。如此種種,都屬於文人的藝術。

日耳曼哲學家黑格爾(1770年-1831年,他不算是「德國」人,「德國」要在他死後幾十年才建立)提出五大藝術形式,依次是:建築、雕塑、繪畫、音樂和詩歌。建築和雕塑都不屬於「文人藝術」,中國古代許多偉大建築師、雕塑家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後來西方論者又加了電影、舞蹈和攝影,共是八大藝術形式。當代中國人較多稱電影為「第八藝術」。

傳統藝術形式,都有其源遠流長的審美角度和學理。近世新式藝術,就不是我們一般「受過相當教育的人」(Educated persons)所能理解和接受。新出的起碼有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s)、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s)和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s)等等。

前幾年,曾有來自中國內地的「行為藝術家」拿了鐵錘和紅色顏料,跑去香港地標維多利亞公園,破壞那個英女王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 1819年-1901年)的銅像。筆者算是比較「傳統」的讀書人,沒有辦法理解類似「行為藝術」的藝術意義。當然他們會說如此這般有助於讓「受眾」思考些什麼。在香港展示有英國殖民主義色彩的歷史擺設,可以讓我們時刻記住鴉片戰爭之後百多年的屈辱,時刻記住弱國無外交的古訓。錘打銅像的「行為」又是哪門子的「藝術」?

西九文化區那博物館的展品,很多是走「概念」、「裝置」、「行為」的形式,有人說那些古怪難明的展品應該交由「藝術家」和「學者」品評。那可就奇怪了,有些「藝術家」無非是以販賣「藝術品」為生的一群,這方面的「學者」較多在學校教授藝術科維生,或者受聘於博物館等等。藝術鑑賞這回事,不該是受眾說了算嗎?品味最高的是「高山流水」,只有極少數人才可以與藝術家心心相印;高明的是「陽春白雪」;通俗的則是「下里巴人」亦懂。

筆者並不介意我們香港可能「首屈一指」的博物館會展出一些大部分香港人不能接受、不懂欣賞的「藝術品」,但是不要這麼多吧?多放有中國特色,有香港特色的雕塑、書畫才是正道。

花了幾千萬港元,買了日本某地一家結業壽司吧的「部分」(注意:是部分)傢具,放在中國香港「旗艦」博物館,算是什麼意思?這個「裝置藝術」看上去,甚至不知它來自日本、不知是餐廳、不知是賣壽司……更不知「日本壽司吧」與香港、香港人有什麼關係可言!

要懷舊、要保留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我們還有許多老舊食肆結業後留下珍貴「文物」,何勞捨近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