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一眾政黨、政團及商會認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可為受影響行業及人士帶來「及時雨」,但部分行業和人士未能受惠,希望特區政府稍後「補漏拾遺」,又呼籲特區政府加快審批程序,讓各界盡快受惠。
議員籲「補漏拾遺」涵其他行業
民建聯認為,在農曆年前再次爆發新一輪疫情,令餐飲零售等各類服務業以及花農的經營再次大受影響,估計會對本港就業市場構成重大壓力,期望特區政府在現有支援補貼措施下,稍後「補漏拾遺」,為基金5.0未有涵蓋的受影響行業及從業員實施資助。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歡迎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的推出,但對措施仍未能直接協助大部分受影響工友表示失望及遺憾,建議向受影響行業的從業員發放一次性1萬元的津貼,同時向受影響的僱員發放原有收入一半、每月上限9,000元,為期半年的緊急失業/停工津貼,讓前線員工更直接受惠。
經民聯表示,歡迎及支持特區政府推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並促請特區政府加碼推出更多支援措施,及盡快發放「救命錢」,以緩解業界和從業者的燃眉之急。經民聯強調,兩地恢復正常通關才是「重中之重」,特區政府應在疫情受控情況下,立刻與內地商討,爭取在農曆新年前盡快分階段讓已完成接種三劑新冠疫苗、有足夠抗體的人士免檢通關。
中華總商會發表聲明,表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為受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影響的處所和人士帶來「及時雨」,向處於「冰封狀態」的行業提供更多支援,又樂見特區政府能夠加快審批程序,讓各界能盡快受惠。
商會冀推「消費券2.0」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指出,第五輪防疫抗疫基金固然有助紓緩企業的燃眉之急,但只有讓受影響的行業盡早復業才是解決業界困境的治本之道,故建議政府考慮引入「香港健康碼」結合「疫苗氣泡」的方式,讓企業提早恢復營業或延長服務時間,又建議政府推行「消費券計劃2.0」,同時探索引入具傾斜性的「定向消費券」等創新形式,重點協助受第五波疫情重創的行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表示,特區政府在短時間內推出新一輪基金,讓受影響商戶和從業員得到及時援助,受到市民歡迎。他指出,香港已具備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條件,政府爭取與內地及早落實相關措施,讓已打三針、符合防疫要求的市民免隔離通關,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活水,讓香港經濟更快復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