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文森)香港昨日雖然只新增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3宗屬本地感染,是自上月28日以來首次回落至個位數字,而初步確診個案亦少於10宗。但食肆爆疫風險未減,且個案追蹤難,例如日前出現確診個案的銅鑼灣火鍋店牛気,與患者同時段用膳的44名食客至今只找到十名,換言之仍有34名潛在患者在社區遊走播疫。早前望月樓群組源頭、國泰空少更在屯門造成兩代傳播鏈,故食肆防疫措施日後即使獲放寬,也必須配合「疫苗氣泡」為基礎。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指出,香港截至昨日累計有327宗Omicron個案,其中295宗屬輸入病例,32宗為本地感染,還有約60宗為高度疑似Omicron的本地個案,均來自兩大群組,每日有關群組仍有新個案出現,證明仍存在傳播。除58歲超巿理貨員未確定傳播途徑外,其他個案找到關連乃屬好事,要繼續檢測及追蹤工作。
對確診數字回落,他強調現時認為疫情受控是言之尚早,「相信社區尤其某些地區,不排除仍有隱性傳播鏈,例如多宗個案曾在屯門生活,患者帶病毒時去過不少地方,傳播風險絕對存在。」他以屯門愛定商場東亞大藥房東主的個案為例,其女兒率先確診,之後才發現父親更早發病,追查下發現父親被國泰空少感染,「我們發現時已有兩代傳播存在,其間會否有其他傳播鏈,需要找出來。」
事實上,日前確診的20歲香港大學男生便是在銅鑼灣牛気打邊爐時染疫。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表示,基因排序確認,他與同場女患者的病毒基因吻合,機電署檢查該食肆風向,發現該名女患者的座位是吸風位,港大男生的位置是出風位,疑病毒因風向傳播。
當日同場另有44名食客,但除11名食肆員工已送往檢疫外,暫只找到10名食客送檢,即有34名有感染風險的食客仍在社區遊走,張竹君表示會繼續按他們使用的信用卡資料追蹤,並再呼籲另3枱用現金支付的食客與中心聯絡。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昨日在防疫抗疫基金記者會上指出,過去一周每日新增5宗至8宗本地或與輸入個案相關病例,而第四波疫情爆發前,同樣曾有十多日每天新增零星本地個案,故不能掉以輕心,且這一波疫情涉及群組傳播,呼籲巿民農曆新年避免跨家庭聚會,及使用「安心出行」和盡快接種疫苗,有不適要盡快求診和檢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