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分析員 鄧均樂

本周(1月10日至14日),港股持續反彈,一直以來受監管以及高估值影響的互聯網以及生物科技板塊持續上周後期的報復式反彈勢頭,科網巨頭ATMJ股分別從近期低位反彈15%至25%不等,支持恒指本周高見24,561點。不過以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低位約22,700點形成小雙底的格局後,指數大致已完成技術反彈的量度升幅,到底該等板塊是再次獲得資金的長期吸納,還是早前出現超賣的技術性反彈,筆者暫時傾向於後者。

畢竟下周騰訊(0700)下周四(1月20日)除淨日,將會以每21股騰訊派1股京東集團(9618)作為中期息,投資者要獲利的話仍會對京東造成大量沽壓,多間存管商亦於京東反彈時開始散貨,而科網股於本周後期已率先開始出現沽壓,升勢能否持續還需時間觀望,始終目前投資市場還未有擺脫短線部署的風格。

「彈散市」的佼佼者當然少不了內房股,官方聲明支持大型優質房企以承債式收購的相關併購貸款不再計入「三條紅線」,雖然帶動藍籌內房衝頂,不過被點名需要靠國企提供流動性支持的股份則沒那麼利好。其中,融創(1918)相隔兩個月再配股,借本周反彈時配售3.9億股股份,較前收市折讓約15.3%。公司去年11月亦曾配售3.35億股股份,當時為折讓約10.9%。個別內房出現短期多次大折讓配股撲水,筆者亦不時收到來信問相關內房如何部署,投資者需避免墮入假轉勢的陷阱。

銀行股可待機吸納

回顧期內,金融股持續向上,滙控(0005)連續出現6支陽燭,而且有多日均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創下52周新高的54.7元。中銀香港(2388)同樣創52周新高29.15元水平。受惠美國步入加息周期,美國去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7%,創下近40年新高,而且多名被視為鴿派的聯儲官員均對局方3月一旦買債計劃結束可能加息持開放態度,多間大行紛紛發表報告認為今年度聯儲至少加息3次,利率期貨顯示,美聯儲在3月加息的概率為90.5%,此外亦有不少聲音認為今年可能加息4次,帶動金融股將持續走強。不過滙控目前 14RSI 高達88的水平,短期有回吐風險,不彷等股價回試10天線支持再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