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交所昨披露2021年統計數據,去年本港大市成交額近41.2萬億元,按年增28.3%,日均成交額1,667.3億元,按年增28.8%,期內滬港通南北向交易額分別升52.2%及40.4%,深港通南北向交易額則分別升89.8%及近24%。去年首11個月,本港證券化衍生產品總成交額5,858.2億美元,為全球第一,不過截至去年底,本港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按年跌17.8%至3,288.5億元,排名遜於納斯達克、紐交所及上海。
數據顯示,去年滬港通南北向日均成交金額分別為200.79億及551.57億元人民幣,期內深港通南北行日均成交金額分別為216.3億及649.72億元人民幣。上海和深圳投資者對港股偏好十分接近,滬深港通下的港股通首5名活躍股均依次為騰訊(0700)、美團(3690)、小米(1810)、中芯國際(0981)及中國移動(0941)。
衍生產品市場方面,本港去年證券化衍生產品總成交額達5,858.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遠高於排第二位的泰國證交所的594.6億美元。本港股票期貨去年總成交238.2萬張,按年升1.09倍,股票期權交易1.58億張,按年升逾兩成。
IPO集資額按年跌17%
新股方面,本港全年有98隻新股上市,少於前年的154家,IPO集資額約3,288.5億元,按年跌17.8%。新上市公司中包括20間生物科技公司,及9間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
在中概股加快回流下,本港十大新股發行全為中資公司。其中快手(1024)成全年集資額最高的新股,達483億元,在本港集資額史上排第9。另外,港交所旗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去年總成交額324.8億元人民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