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平日謹慎的朋友,元旦日頭一個星期,仍然有多個活動。坐了郵輪公海遊回來,休息了兩天,沒有跟貼新聞,對第五波疫情殺到埋身沒有警覺,還去了看電影,再去大聚餐,在全港圖書館關閉前一天,又去了看畫展……直至「望月樓群組」和「陸田園群組」疫情愈滾愈大,才知道「驚」字點寫!

市民沒警覺也難怪,很多都是不可推卻的約會。但官員有開會,為何警鐘敲不醒? 「洪門宴」這些流水席派對,去不去都不成問題,主人家不會注意到誰沒出席,如果是好朋友,也不會因你不出席而斷交。

一場「洪門宴」出現染疫,令赴會的一眾高官和議員成為眾矢之的,後續還說要接受「懲處」。政府擺出這樣的架勢,對官員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減少民怨,可以理解;但事實上,「懲處」的理據並不太足夠。政府對播毒源頭的違規國泰空少,還有國泰航空管理不善,都沒有下重手,又怎能敲響警鐘?

錯過了最好的截源時機,出手快、狠、準,能否挽回敗局,還是未知之數,多位學童染疫,停課安排就是慢了半拍。有確診4歲女童走出隔離病房,連帶照顧她的醫護都要檢測隔離。4歲小朋友被隔離,能不驚恐嗎?聞之也心酸。

小學及幼稚園終於停課,這一天家長等得太久。疫情傳播之快始料不及,一個星期前,幼稚園孫女同站上落校車的女同學,其弟在另一間的幼稚園有學童確診,同班學童都被視為「密切接觸者」;而女同學之弟因為不同班,故不受牽連,但此事牽動了眾多家長的神經。

專家已多番催促停課免大傳播,家長心情七上八落之際,忽聞孫女同座大廈又有3歲學童被視為「密切接觸者」送往隔離。小學及幼稚園停課了,還有中學生呢,能再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