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4個萬億產業集群 港企:利於創新人才合理流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的三大引領極點之一,廣州-佛山「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兩市全域同城化。近日發布的《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首次系統地對「全域同城化」做出部署規劃,提出從城市群、都市圈的視野,謀劃廣佛全域同城化工作,探索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同城化模式和路徑。有關注相關政策的香港企業負責人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意見稿中關於產業規劃的思路,對於推動廣佛產研合作,共享平台和人才具有積極意義。
去年8月,廣佛兩市攜手編制了《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在廣佛197公里長的邊界兩側,選取629平方公里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合力建設包括「1個先導區和4個片區」的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推動兩市在各個領域實現全面互聯和深度融合,逐步實現廣佛全域同城化。
廣佛GDP 3.6萬億 佔珠三角四成
根據意見稿,到2025年,廣佛地區經濟和人口承載力明顯提升,同城化繼續走在全國最前列,廣佛地區生產總值達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數據顯示,2020年,廣佛兩市GDP總和達到3.6萬億元,佔珠三角的40.2%。與北京、上海的GDP相當。到2025年,兩市GDP將增長1.4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38.9%。
鼓勵企業跨區兼併重組
在產業協同方面,通過強強聯合,深入推動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引導支持相關龍頭企業加強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突破提升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產業基礎能力,構建特色鮮明、協同互動、基於產業鏈分工的聯動發展格局。
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加快5G建設和推廣應用,實現廣佛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共同推進IPv6 (網際協議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規模部署,開展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和創新機制研究,鼓勵兩市企業、機構開展IPv6 升級。聯手參與省布局建設量子衛星地面站,主動承接粵港澳量子通信骨幹網規劃建設。
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在促進要素自由有序流動方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探索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港青:利佛山引才留才
來自香港的創業青年霍展邦是科宜思自動化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創辦人、運營總監,4年前,他看好大灣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和工業技改需求的提升,在佛山註冊企業,開啟大灣區的創業之路。4年來,他見證了廣佛同城的逐漸成長、成熟。他認為,廣州有優秀的研發機構,市場亦連接全球,而佛山製造業發達。為此,看好同城化前景,他又與合作方在廣州成立合資公司,把自身的工業自動化改造設計優勢導入到佛山的製造業,融入廣州的研發平台和市場。他認為,廣州和佛山提出共建優勢產業,實現創新資源共享,十分利於兩地企業,企業創業門檻降低,成本下降。「企業的研發、生產、營銷不可割裂,未來,廣佛通過政策、資源的共享和協同,必定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條件。」
香港青年、埃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梁子斌亦於2018年來到佛山創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為企業提供數字化升級服務。他認為,長期以來,由於資源稟賦的不同,佛山在引進人才方面,條件遠不及廣州、深圳。例如,同樣工作、同樣級別的崗位,佛山企業能夠提供的薪酬待遇,常常不及廣深。此次廣佛提出加強兩地人才合作共享,人才標準互認互通、人才綠卡互認等,將推動創新人才在廣佛合理流動。同時,醫療結算、積分入戶等互認,也利於佛山留住人才,在廣佛享受同等工作、生活以及待遇方面的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