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捷科技是2014年從香港起步的。刁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奇捷落戶深圳,最直接的原因是疫情導致兩地通關不暢,制約研發和市場推廣的推進。而根本的原因,則是內地EDA行業現狀以及市場需求。因此,他們在自身創業的同時,亦可為行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技術開發需時投入遇冷

刁屹說,國產EDA市場佔有率非常低,且處於產品後端,EDA廠商的生存空間十分受限。其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技術和人才的積累。

「半導體行業周期長,企業成功背後至少要經歷『十年冷板凳』的煎熬,EDA也一樣。一個EDA工具從技術開發到能夠被市場接受基本上需要五六年的時間。」刁屹說。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數字芯片設計流程相當複雜,整個過程的每一步都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每一步都將影響芯片最終功能與性能的實現。

「正是由於其複雜性,長期以來,內地企業在能夠從國外直接購買的情況下,都不願意投入相關研發。而這次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才讓我們醒悟,開始重視並布局。」刁屹說。

核心人才全國不足200人

從專業人才總量上來看,據統計目前內地營業額排名前十的EDA公司中,除了華大九天有大約300人研發團隊以外,其他公司的平均從業人員數量大多集中在40到80人之間,而美國Synopsys一家公司的EDA研發就有7,000人。

事實上,中國這些EDA從業人員並非全是核心研發人員,很多是從事輔助工作。奇捷科技聯合創始人、CEO魏星表示,目前內地能夠從事EDA核心研發的工程師,加起來不足200人。

內地企業預定港中大生

在這方面,香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學EDA實驗室是香港高校中唯一設置的專門科研機構,培養出大量人才。

「之前,香港中文大學培養的EDA碩士、博士,畢業後是直接去美國公司工作,或留在高校,這些年,內地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據我所知,港中大EDA人才還在培養過程中,基本就已經被內地大公司『預訂』。」魏星說。

不過,港中大每年畢業的EDA博士只有兩三個,碩士生也只有五六個,也就是說每年不足10人。可以說,香港為內地芯片事業發展正在作出巨大的貢獻。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