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子京)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一年多以來,國家安全教育正逐步在全港中小學校「軟着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今日上午(28日)組織教育局官員和中小學校長逾百人到訪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期間參觀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並就香港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展開座談。有校長建議,以中國國情為基礎,以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為切入點,推動國安教育一定事半功倍。
「立德樹人 為國育才」——香港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座談交流28日在駐香港部隊昂船洲海軍基地舉行,駐香港部隊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王兆兵、中央駐港國安公署副局長王文獻、特區政府教育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陳慕顏、香港中聯辦教育科技部處長何金暉一同出席,駐港部隊政治工作部主任孫居順主持會議。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校長張豐在交流中表示,學校有責任幫助學生關心國家發展,了解法治的重要,以及國家安全的觀念,培養他們成為守法的良好公民,對此學校已經成立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小組。
他指出,除了讓老師接受適當的國家安全教育,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在學生教育方面,可積極安排校內外的國民教育,比如在暑假期間參加建黨百年系列講座,幫助同學明白國家最新發展。
他說,今次活動能讓校長明白國家文明和發展的成就,同時了解駐港部隊在香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獅子會中學校長郭銳涵在座談發言中表示,作為校長,需明白國家發展的「三步」,第一步是走民族復興之路,首先走的是政治復興,要讓中國人站起來,自己當家做主;第二步是經濟復興,要富起來;第三步是文化復興,要強起來。他認為只有明白以上理念,才能引導老師和學生走國民教育的道路。他希望能邀請駐港部隊軍官幫學生上課,提升學生對科技的興趣,亦讓學生明白保家衛國的重要性。
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校長莊欣惠表示介紹學校舉辦中華文化日,安排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到廣東鄉鎮探望鄉鄰、到北京遊學、到大灣區參觀等活動推行國情教育,讓學生對國家有更多認識。為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學校會組織學生觀看京劇、皮影戲,學習水墨畫、剪紙等。另外學校老師和學生已經學習了升旗禮儀式及要求,能以莊重的態度參與活動。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李國釗表示,以中國國情為基礎,以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為切入點,推動國安教育一定事半功倍。他說,老師可以在常規的課程中,把國安的不同領域滲透到課程中,在教學活動中加入國土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元素,學生對國家安全教育將有更具體認識,同時通過簡單活動引起學生好奇心,再去尋找有關資料,也是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比如向學生介紹袁隆平多年來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作出貢獻,這些都與資源安全和生物安全有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