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梓健(左)表示,Kitty(右)是「滿Fun蘇屋人」計劃的受惠者,也是施惠者。

「新蘇屋邨」是重建保育的範本,除了硬件的保育,軟件,即一條公共屋邨的人際網絡也十分重要。非政府機構救世軍扮演重要角色,在準備清拆期間,機構成立一支由社會工作人員組成的服務隊,於2006年起協助邨內長者及有需要人士解決清拆搬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與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以口述筆錄方式記錄居民的故事,集結成一本訴說本地公屋集體回憶的書籍 。「新蘇屋邨」重建後,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推出「滿Fun蘇屋人──深水埗新屋邨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成立「互助家庭網絡」和「樓長層長」等,將新舊蘇屋邨居民聯繫起來,也支援新遷入的獨居及兩老家庭長者。

「舊蘇屋邨」於1960年至1963年間建成,2010年至2012年分批清拆,阮文馨(Kitty)是首批入伙、最後一批遷出舊邨的居民,早前再搬入重建後的「新蘇屋邨」,提起當初入住「舊蘇屋邨」的感覺,她仍記憶猶新:「簡直好似天上人間咁,最重要係有獨立廚廁。」

鄰里有愛 一個月買餸錢借交租

不過,該邨當年的租金較板間房大幅提升,佔Kitty丈夫收入的三分之一,令家庭經濟壓力大增:「當時我哋最怕就係月頭,因為房屋署職員通常月頭一號嚟收租,佢哋會喺走廊喊『收租,收租』,我哋全家唔出聲扮無人,拖延交租。」但拖無可拖時,她曾向鄰居借200元來交租:「這筆錢係佢哋屋企一個月嘅買餸錢,佢瞞住老公借畀我,鄰居之間真係好有愛。」

她續說,蘇屋邨以前有一段時間治安欠佳,邨內有些地方較偏僻,加上大廈內的樓梯四通八達,匪徒搶劫之後總是能順利逃走,故每座大廈便組成看更團,居民要輪流負責看更,自行維護治安:「大家好似一族人咁,好團結,一致對外。」

隨着「舊蘇屋邨」清拆重建,這份街坊情也成為集體回憶。早前,Kitty獲重新編配入住「新蘇屋邨」,惟其時丈夫已去世,子女也各自成家立室,Kitty孑然一身搬入,無法適應陌生環境,一度大病臥床近大半年,幸得「滿Fun蘇屋人」計劃,才慢慢融入新邨。

「滿Fun蘇屋人」計劃主任彭梓健表示,重建對「舊蘇屋人」而言是一個挑戰,因為他們大多是老人家,離開居住多年的屋邨,心理打擊很大。他笑言,Kitty是計劃的受惠者,也是施惠者,她在初期就因計劃而與不少「舊蘇屋人」重聚,在他們的開導下日漸走出低潮,後期則成為該計劃最核心的義工之一,經常與其他義工探訪邨中其他「老友記」,又會充當嚮導,為「新蘇屋人」和其他市民介紹蘇屋邨歷史,比如被保育下來的「蘇屋三寶」,即小白屋、燕子亭和金漆大門牌,令舊蘇屋邨永存大家心中。

彭梓健表示,該計劃以「舊」帶「新」令新舊「蘇屋人」融入社區,「蘇屋精神」就這樣重建起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