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將資助房屋視作炒賣工具,其中尚翠苑易手個案最多,兩年內成交多達78宗。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里 攝
綠置居及資助房屋近年轉手情況

明年市區靚盤勢掀認購潮 房委會日內研應對

本周房委會將開會討論新一期居屋選址,新一期居屋據悉多達8,800伙,且有市區「靚盤」,或掀認購潮及因應市場意見,故房委會擬收緊轉售限制,減低炒風。資助房屋本是基層小市民住屋的保護網,涉及公帑運用,但炒風問題令社會怨氣積聚。香港文匯報統計,過去兩年多來(截至11月),13個已符合轉售條件的新居屋及綠置居,轉手個案多達243宗,部分賺幅竟超過1倍,高過絕大部分私人住宅物業。學者認為相關情況反映資助房屋機制存有嚴重資源錯配問題,讓部分無迫切居住需要的人當獎抽,建議提高轉售年期,甚至只能回售予政府,又或是降低設計標準,減低投資價值。●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新一期居屋或有望在明年初推售,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的委員向香港文匯報透露,委員會原定明年2月開會,現將在聖誕前加開會議。據悉,會議將會討論新一期居屋選址。消息稱新一期居屋約有8,800伙,創2014年復售以來最多,並有市區「靚盤」,包括北角渣華道項目、土瓜灣高山道項目,及啟德或安達臣項目等,另還包括多達3,300伙的東涌裕雅苑,該項目當下已幾近完成,屆時應可以現樓發售。由於預計新一期居屋會掀認購潮,故此委員會亦將商討再收緊轉售限制,以回應社會關注資助房屋的短炒問題。

炒新居屋賺幅遠勝炒私樓

房委會分別在2014年及2016年起復售居屋及推出綠置居單位,但持有第3年已經可以在未補地價的第二市場易手,即出售予綠表人士或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俗稱「白居二」)等,導致近兩年已踏入第3年的新居屋及綠置居,成為市場另類投資產品,持貨4年左右,賺幅往往可以超過1倍,升幅高過絕大部分私人住宅物業。因此部分無迫切居住需要的人將新居屋當獎抽,香港文匯報統計於過去兩年多,13個新居屋及綠置居的轉手個案就多達243宗,情況實有違資助房屋的政策原意。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資助房屋炒風盛行好離譜,有濫用政府資源謀取個人利潤的問題。」他認為,目前資助房屋3年期無須補地價的轉售限制過於寬鬆,建議政府可考慮取消補地價,原業主若出售物業只可以由政府回購,而政府可設立一個回購標準,按通脹或其他市場標準計算回購價錢。

張聖典指,今天政府有關資助房屋的政策,本身用意是希望建立置業階梯,讓居屋住戶透過轉售獲得資金,再流入私人市場置業,達到共享社會財富增值的目標,政治上亦可以穩定社會。政策的原意沒有問題,但在香港扭曲的樓市環境下,這種「小政府大市場」的做法已不合時宜。他以白居二為例,原意甚好,因為上車客無須支付補地價就可以購入資助房屋,但去到市場運作時卻變了質,白居二買家往往需要支付更高昂的價錢,變相於社會製造不公平現象。

籲降設計標準減升值誘因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房屋用來住不是用來炒,這對於公共房屋特別恰當。公共房屋有特殊任務,就是協助有需要的人安居。若公共房屋吸引一批求財者申請,求安居的人便難免要輪候更久才能上樓。他建議往後應設立「新版居屋」,設立全新規則來降低居屋投資價值。(何濼生意見詳見另稿)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近日亦指出,資助出售房屋單位本意是讓買不起私樓的市民有置業的機會,達至安居樂業,炒賣資助房屋是違背本意。他建議房委會進一步考慮收緊轉售限制,由現時首兩年內不高於原價轉售的限制,增至5年,即業主如轉售單位,在首5年內只容許以不高於原價出售予合資格者,藉以減低在短期內出售單位圖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