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世貿中心前日發生三級火,13人送院、千多人一度被困。事發大廈因有五層樓正在裝修而關閉消防裝置,雖已按規定通知消防處,但市民反映大廈業主和管理人沒有做足消防應變措施,忽視了租戶和顧客的安全。商廈裝修期間本來就是消防高危期,此次火災未造成嚴重傷亡,實屬萬幸。火災提醒商廈在裝修期更應加強防火措施、消除隱患,掉以輕心、疏忽防範是對公眾安全不負責。政府要加強商廈裝修期的消防監管,包括要求商廈增設消防裝備,加強防火巡查,以策安全。

根據初步調查,此次火災起火位置在商場1樓及2樓的電錶房,由於商場1樓至5樓正進行翻新工程,關閉了消防裝置。根據本港法例,商廈在裝修期間只要通報消防處,可暫停消防系統。但今次事件的防範和應變,有諸多不足之處,多名被困市民反映沒有聽到消防鐘響,管理處亦沒有及時通知各租戶疏散,裝修樓層也沒有足夠的消防設備。各樓層的租戶和顧客疏散時,有人發現有防煙門被鎖上,而電梯卻繼續運作,有人冒險「搭𨋢」逃生,可謂險象環生。

眾所周知,商廈裝修是發生火災的高危險期。根據海外研究報告,美國每年平均有3,840宗和2,580宗火警在興建中和裝修中的建築物發生,其中電力設備故障、熱源離可燃物太近及棄置物料沒有妥善處理,是導致火災的三大因素。本港雖然沒有相關統計,但大廈在裝修期間發生火災屢見不鮮。本月較早時,尖沙咀也有一個裝修中的商住大廈失火,導致兩人燒傷送院。裝修期間有大量機器運作,容易引起電路過熱起火,加上裝修物料不少都是易燃物,若裝修期間消防系統失靈,住戶、工人防火意識不相應提高,發生火警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政府有必要檢視、加強裝修期間的大廈消防監管。根據現行法例,裝修期間大廈暫停消防系統,需要通報消防處,消防處則要派員了解詳情,包括停多久、停的範圍以及有沒有其他備用消防裝置等等。但備用消防裝置並非強制安裝,視乎業主和管理人的意願。政府應加強相關規管,尤其是對於涉及大量人流的大廈、商場,必須規定在裝修前添加臨時消防裝置,並在裝修前制定應急方案,提醒租戶注意,甚至要進行消防演習,提高警覺。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本港有大量商業大廈和大型商場,進行裝修工程不可避免。消防處必須徹查此次火警的肇因,提出針對性的堵塞漏洞措施,加派人手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有關大廈,必要時修訂消防條例,提升對違規者的懲罰,督促商廈加強防火,更有效保障公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