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英

幸福不是必然的,疫境下誰臨逆情,怨天無用,轉換一個角度,隨遇而安,安慰自己是不幸中之大幸,也是特殊的福分吧。

生活給了每個人不同的境遇,在這顛沛流離的人生中,有幸有不幸,人可以選擇歌唱,也可以選擇哭泣,但生命有限,我們不能放棄,那就要積極樂觀,有此永不放棄之精神,才能讓我們內心強大!疫情下讀《霍金傳》,令我感悟尤深,人生變數難測,誰都不知何時會遇上困境挫折,怎去面對?怎戰勝它?

我敬佩霍金(見圖),他任劍橋大學教授,有無數榮譽,卻失去了活動能力!悲痛他在風華正茂的21歲,竟患上肌肉萎縮症,一世都要在輪椅上過活。

這位科學巨匠,一生只能靠機器來表達所思所想,他能保有夢想嗎?除了在病床上嘆息,在輪椅上幻想死亡,霍金應該做什麼?某夜的一場夢,為他照亮未來的道路,也讓他找到生命的意義,他決定要做更多有價值的事,不讓個人生命白白浪費,他開始研究宇宙,重拾自己的夢想……雖然命運的枷鎖一直牢牢扣在他身上,不久霍金因患上肺炎而要做穿氣管手術,徹底被剝奪了說話的能力,但他不放棄,拒絕認命!

你能想像嗎?他無法說話,只能在輪椅上度日,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他要繼續生活及追夢,是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人置身逆境,如何逆轉命運?當人人都怨嘆命運不公時,樂觀的霍金說的話,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也許我們永難體會到霍金身體疾病的痛苦,卻必能感受他骨子裏的樂觀!永不服輸的霍金,即使遇到再多困難,也努力克服!多少人知道這科學家背後付出了幾多毅力?

輪椅上生活確讓他失去太多,但他不曾喪志消沉,而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正因為已落低谷,才有信心作反彈的餘地。霍金身殘志不殘,從不自暴自棄,他說這世上還有他愛以及愛他的親友,他不放棄,他還有顆感恩的心。

詩人惠特曼說:有陽光的地方,影必墜地。霍金的生命,有雨霧籠罩的陰影,但也有燦爛的陽光。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難關,有的也許咬牙就挺過了;但有的,就要你用霍金永不服輸的精神,長年累月才可望打退!疫情不正如此?人要堅持夢想、活在當下,為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感恩,自會有力量抗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