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表示看電影會帶給人快樂。
●張譯飾演追尋愛女「一秒鐘」影片的逃犯父親。
●「謀女郎」劉浩存扮演流浪兒角色。
●范偉飾演的范電影是一位從未失誤過的放映員。
●張譯和劉浩存在戲中真情流露的演技,深入民心。
●張藝謀盛讚范偉和張譯是中國電影界的中流砥柱,兩位更是大家公認的好演員。

內地著名導演張藝謀重拾現實題材,新作《一秒鐘》勇奪亞洲電影大獎兩項殊榮,包括最佳導演及最佳新演員,電影更入圍柏林及多倫多影展。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張藝謀以影片表達對電影的熱愛,更在親筆信中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期盼和憧憬。《一秒鐘》獻給所有愛電影的人。」 ●文:黃依江

影片講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悄悄從農場溜出卻沒趕上放映的逃犯張九聲(張譯飾)悵然若失。他相信在那場電影的膠片中有他女兒「一秒鐘」的影像,因此展開一場瘋狂的尋找膠片之旅,其間遇上了偷膠片的流浪兒劉閨女(劉浩存飾)及放映從未失誤的放映員范電影(范偉飾),3個互不相識的人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故事融入導演青春記憶

張藝謀自稱這部電影與他個人經歷很密切,其中不乏他青春時代的記憶。「故事是杜撰的,但很多細節是我個人經歷過的,尤其是膠片有關的部分。」1973年,張藝謀在陝西棉紡織廠當工人,開始自學攝影時他收入不高,條件艱苦,攢錢買下簡陋的器材開始學習,如何處理弄髒的膠片、怎樣不形成水垢、怎樣加速膠片晾乾、膠片纏繞了如何打開……這些細節都是導演在當時的親身經歷。而在對攝影和電影的追逐中,張藝謀最大的感受是,看電影這件事帶給人們快樂:「在當時,看電影是每個年輕人美麗的夢。」

不過張藝謀也表示,影片的歷史背景僅僅是一個背景,他更注重的是渺小人物的情感和夢想。所謂「懷舊」,其實是對某種印象的加深:「我們今天拍攝任何一段歷史故事,都是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和他們的命運所吸引。是這些小人物的命運喚起你的共鳴,使你不能忘懷。」

謀女郎老戲骨同場鬥戲

除了老一輩戲骨范偉,片中飾演主角張九聲的張譯,早前在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中亦有擔綱演出,貢獻精彩演技。張藝謀盛讚兩位是中國電影界的中流砥柱,是大家公認的好演員。張藝謀一向善於發掘新女演員,新一代「謀女郎」劉浩存,則是他從幾千個同齡人中選出,當年她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張藝謀透露:「浩存是我們幾年以前選定的,最早她考大學時在考場發現的,很像周冬雨,我覺得這小孩很有靈氣,本想讓她演《影》關曉彤那個角色,但當時人家正忙着考大學。」時隔3年,21歲的劉浩存憑《一秒鐘》進入影視界,亦有參演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及《狙擊手》。

「謀女郎」、老戲骨切磋擦出火花,不過張藝謀也坦言因為3位演員年紀都比他小,所以未經歷過他的青春時代,至多只是一些零星的兒時回憶,唯有令他們觀摩舊影片、資料反覆學習,才達成人物飽滿的狀態。張藝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逃犯扒着放映室的小窗口向外看電影那幕,觀眾看不到他的臉,只見他像個鴕鳥一樣把頭扎進小窗口中,等他一回身,已是淚流滿面,這個瞬間打動了導演和很多人。

送《一秒鐘》換票證

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送出《一秒鐘》電影換票證20張予香港《文匯報》讀者,有興趣的讀者們(填上個人電話)請剪下《星光透視》印花,連同貼上$2郵票兼註明索取「《一秒鐘》電影換票證」的回郵信封,寄往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3樓副刊部,便有機會得到戲飛兩張。先到先得,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