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平台招徠賺外快 工廈製販1400萬元毒品被捕
聖誕節臨近,販毒集團為「散貨」,透過網上社交平台利誘青少年參與毒品活動。警方在黃大仙及觀塘區的掃毒行動中,拘捕兩名淪為毒品「拆家」的16歲中學生,其中一人收6,000元報酬「開工」作販毒集團「炮灰」,在工廈單位製造和販賣各類毒品,警方起出市值1,400萬元的可卡因。另一名中三男生則為了「搵快錢」,在家中儲存毒品,然後接「柯打」送貨,結果在交接時被警員拘捕。警方強調販毒屬嚴重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134章《危險藥物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500萬港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切勿以身試法。●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據悉,涉嫌製毒及販毒被捕的16歲少年就讀中五,來自單親家庭,與母親同住屯門區。早前,他在社交平台Instagram被一名叫「阿星」的人,以「散工」作招徠賺外快,每次「開工」可得6,000元報酬,並着他購買製毒的工具,少年不抵利誘而替販毒集團管理毒倉和速遞毒品。
秀茂坪警區根據情報分析,鎖定新蒲崗五芳街23號至25號緯綸工業大廈一個劏房單位,前日探員在工廈外埋伏監視,當16歲少年現身時採取行動,在其身上檢獲一包重約12克霹靂可卡因,及工廈劏房的鎖匙。探員在50呎工廈劏房內再檢獲22樽共重約23公升液態可卡因、一批用作製造及包裝毒品的工具,總值約1,400萬元。
警方相信少年受人操控販毒,每送一次毒品,可獲6,000元報酬,但不明白已觸犯重罪,前途盡毀,而幕後黑手則「袋袋平安」。
中三生借寓所藏毒接「柯打」送貨
觀塘警區情報組及反黑組探員前晚則根據線報,掩至油麗邨埋伏監視,發現一名16歲少年疑由住所拿出毒品,準備乘坐毒品速遞車送貨。當時,其住所樓下有兩名男子駕車等候,探員截查少年並搜出5克可卡因毒品,及拘捕在場的兩名24歲及29歲黑幫分子。探員再搜查男童寓所,再檢獲約8克「冰」毒、56克可卡因及8粒「搖頭丸」毒品,市值約8.9萬元,3人涉嫌「販毒」被扣查。據悉,該名16歲少年為中三學生,同樣被黑幫毒販利誘,借出寓所作毒品儲存中心,並按「柯打」速遞毒品。
近月,青少年涉販毒案有上升趨勢,警方上月初在秀茂坪順天邨搗破毒品包裝及分銷中心,拘捕6名青少年男女,年齡介乎15歲至17歲,包括4名中學生及一對姊弟,行動中檢獲51克可卡因,市值7.5萬元。
警方指出,聖誕將至,不法分子會利用青年人想搵快錢的心態,誘使他們進行非法活動。警方提醒青少年在聖誕假期期間多加提防及小心求職陷阱,求職時宜多加了解工作性質、細節及條款等;當遇到疑問時,不妨與家人、朋友、老師或者警方尋求協助,避免誤墮求職圈套,被不法分子利用犯案。
警方強調對所有毒品罪行「零容忍」,將繼續加強打擊,而販毒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