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cey望展覽可紓緩觀者無法旅行的鬱悶。 張岳悅 攝
●Kacey在畫室潛心創作。
●《智》
●《靜》
●《境》
●《明》
●展覽設有互動科技元素。張岳悅 攝

冷冽的天氣,營役的日常,欣賞藝術作品或許可以釋放都市人緊繃的心情。對本地藝術家高嘉莉(Kacey)而言,創作一系列疑幻似真的風景油畫,描繪心中綠洲,既是對身邊無法旅行的朋友們的安慰劑,也是在表達自己對無爭無礙圓融境界的嚮往。她願這場名為「願·圓融」的展覽可啟發觀賞者關照內心,在無法隨心出走的日子,也可心無掛礙,行所無礙,正如她在作品中所寫:「無偏執,無障礙,乃智者之境,圓滿通融。」

融旅途所見中西山水特點

細觀她於今年1月創作的系列首幅作品《境》,流暢的山水線條配以斑斕色彩及無處不在的軟綿雲海,宛如夢境;而另一幅耗時3個月創作完成的作品《智》,是她第一次選用大尺幅直版畫布的嘗試,成功挑戰帶來的喜悅,當足以洗淨煩悶的心情。此外,展覽中的《明》與《靜》兩幅畫作已入圍第160屆法國國家美術學會之法國沙龍藝術展。她稱:「我認為風景畫一定要有山水,從小我就喜歡觀賞山水線條和花草樹木。」從澳洲昆士蘭公路遊時遠望的橙黃色的山脈,到杭州西湖行經小橋時近觀波光粼粼的湖面,這些來自於她多年日常及旅行中的觀察積累,記憶片段無論中西,共融躍然於畫布之上。

再觀,她的每幅作品中皆有雲彩的蹤跡,這種靈感來源於她2018年參觀歐洲藝術館時所見到的彩畫天花,雲彩成為療癒元素,無處不在,「雲彩變化無常,有時包住我們,有時散落四處,無法捕捉。這好像我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順境逆境,我們無法控制,需要坦然去接受,將它轉換成開心的模樣。」主修心理學科的她,一直專注探索藝術與心理之間的聯繫,研究藝術如何以最純粹的形式重新連接我們的內在自我。

Kacey的風景畫並非全實景,而是以真實糅合非真實,令作品富新鮮感之餘,更引起觀者的好奇心,猜測這些風景究竟出自何處,她笑說:「我沒有畫出明確的地點,既希望觀者發揮想像力,也避免觸景生情。」

科技元素增添互動樂趣

「我平時都鍾意周圍去,但疫情高峰期只能日日在屋企煮飯。有一日我在群組見到朋友抱怨無法旅行,發覺旅行對於香港人幾乎如同生活必需般重要,便想到不如畫些風景畫,紓緩她們的鬱悶。朋友們見到畫後熱烈討論,紛紛發揮想像力,後來都要求到我的工作室看畫,我就想不如辦一次公開展覽。」Kacey如此介紹展覽的由來,而已參與過數次聯展的她,今次有機會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舉辦首次公開個展,她感恩年輕策展人白礎皓的協助,以及身邊一班熱愛藝術的朋友成為義工,無論是幼稚園老師、家庭主婦亦或退休人士,雖未經過正式的藝術訓練,但憑藉藝術熱情和團隊精神,共同促成展覽的順利舉辦。

在年輕策展人的引介下,Kacey邀請到藝術科技初創公司Multiply,合作為展覽增添互動科技元素,讓觀眾能夠透過平板電腦,化身藝術家,重新演繹展覽中的油畫作品。訪問時,正有幾位小朋友在平板電腦上塗抹色彩,這也正是Kacey所期望見到的畫面——無論文青或街坊,長者或幼童,與藝術和科技的距離都可以如此之近。●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