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組金獎得主: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葉柏言(左三)。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葉柏言及其研發的「飲水小助手」。

調控水量免院友飲唔夠 創意揚威資訊通訊科技獎

科技發展與人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即使是年紀輕輕的學生,只要發揮細緻觀察力與創意,亦能為關顧弱勢群體福祉出一分力。香港有小六學生從自己到院舍做義工的經歷入手,研發了能支援院友與職員的「飲水小助手」,透過結合近場通訊(NFC)及人臉辨識技術,可幫助準確調控飲水量,避免出現飲水太少或太多,以及取錯別人水杯的健康衞生問題,昨日勇奪「2021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獎」小學組金獎。●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為表揚和推廣資訊和通訊科技(ICT)的發明和應用,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2006年起策動「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獎項分8個類別各由不同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主辦,其中的「學生創新獎」昨日舉行頒獎禮,向大、中、小學組別的優勝者頒發金銀銅等獎項。來自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六年級學生葉柏言,便憑着其研發的「飲水小助手」奪得小學組的金獎,他對獲獎感到「開心和興奮」。

院舍做義工啟發設計靈感

年僅11歲的柏言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分享說,自己經常和家人到院舍做義工,這啟發他設計「飲水小助手」靈感。

他表示,在智障人士院舍中,大多數院友連飲水這麼簡單的事情都需要特別照顧,因為部分人受精神科藥物副作用影響,經常感口乾而飲水過量,導致血液中的鈉過低,出現「水中毒」,另一些院友則不願飲水,這會影響他們身體健康之餘,也會增加院舍職員監察記錄的工作量。

針對此情況,柏言研發的「飲水小助手」可透過每隻水杯獨立的NFC貼紙,配合飲水機的人臉辨識功能,記錄個別院友的飲水量,達上限者則不會出水;至於職員可定時查看院友的飲水記錄,提醒飲水過少者飲水。

此外,「飲水小助手」還可防止院友取錯別人水杯,保持個人衞生。

柏言也提到,研發過程中曾遇到設定伺服器和組裝水機的問題,需要向父母請教克服,他認為,投入科技研發最大的收穫並不是獲獎,而是能學習如何堅持去解決困難,未來亦會繼續改良「小助手」並研發其他實用產品和技術,幫助有需要的人。

10秒驗脊柱 兩大學生奪創新獎

另外,由理工大學學生許真達和中文大學學生馬俊鴻合作設計的「紅外三維脊椎及體態分析儀」,則獲得今年香港ICT獎「學生創新獎」大專組金獎及學生創新大獎。該項目以紅外線技術,對人體背部體表進行3D重建及熱成像,只需掃描10秒就可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提供脊柱的3D信息,為實現脊柱側彎等不良體態篩查和密切檢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術支援,而且成本低及無輻射,突破傳統X光掃描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