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佳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
第十九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於2021年11月19日至28日在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本屆展會的展車總數超過1,000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有241輛。此次展會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繼續聚焦綠色科技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我們從中總結出了電動智能車時代的發展趨勢。
在展車數量方面,自主品牌在首發車、概念車和新能源車上均佔據了絕大多數。同時,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加速、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方面的產品競爭力均已超過合資品牌。隨着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自主品牌愈發被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
家庭客增 利好中大型車
在本次車展中我們注意到,無論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傳統主機廠(長城汽車、比亞迪、廣汽傳祺等),還是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長城沙龍、吉利極氪、上汽智己、東風嵐圖等)都備受關注,它們的展台均聚滿了人群。
我們觀察到本次車展中家庭用戶越來越多,很多家庭是父母帶着小孩一起來觀展購車。我們認為,家庭用戶的增長,將顯著帶動對7座SUV和MPV等中大型車需求的提升。事實上,無論是廣汽本田奧德賽、廣汽豐田塞納、廣汽傳祺M8等燃油車,還是東風嵐圖夢想家等新能源車都備受追捧,展台現場均吸引了眾多觀展者的關注。
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領先
原先在新能源車領域推進較慢的合資品牌,在本次車展中也推出了國產的新能源車型,如日系豐田、本田,德系奔馳等;但我們認為它們產品的競爭力遜於自主品牌。對於自主品牌而言,智能化已成為車型競爭的主要方面,頭部造車新勢力、二線造車新勢力(威馬、哪吒、零跑)和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長城沙龍、吉利極氪、廣汽埃安、上汽智己和飛凡)都開始推出支持高等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型,硬件配置方面均採用高算力自動駕駛芯片和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包括使用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和高精地圖,與堅持純視覺感知路線的特斯拉形成鮮明對比。
主機廠在自動駕駛芯片的選擇上開始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區別於原先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一致選用NVIDIA Drive Orin芯片,部分品牌(沙龍、哪吒、埃安等)開始採用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台。這些具備高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預計都將在2022至2023年陸續推出。此外,在電池補能方案選擇上,小鵬、理想、極氪、沙龍、埃安等品牌都致力於開發800V高壓超快充技術,另外也有部分車企(上汽、埃安等)也會嘗試類似蔚來的換電模式。
硬件趨同 軟件成為關鍵
一直以來,廣州車展均被視為來年車市的風向標,從中可看出各家車企未來的產品周期和競爭力。在三大傳統主機廠中,我們認為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在新車周期方面繼續領先於吉利,而後者在本屆車展上並沒有推出全新車型。儘管市場上對沙龍品牌的反饋不一,但長城汽車的新車型坦克500需求強勁,市場對其明年盈利增長仍充滿信心。
在汽車智能化方面,主機廠(特別是自主品牌)在高級別硬件配置的選擇上越來越趨同,而我們認為更好的用戶體驗主要取決於軟件全棧自研能力以及數據和算法的快速迭代,而在這方面傳統車企旗下新能源品牌的軟件能力還有待驗證,我們仍看好頭部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在智能化的競爭優勢。
此外,多數合資品牌仍在致力於推出燃油車產品以捍衛其在中國不斷萎縮的市場份額。雖然合資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車的布局,但其所推出的產品在續航、加速、智能化和價格方面的競爭力遜於中國的自主品牌。在電動車時代,即便是全球百年車企積累的品牌價值在消費者心中也變得不那麼重要。因此,我們認為合資品牌想要在電動車領域維系燃油車時代過去數十年在中國的主導地位,是非常有挑戰的。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