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著名戲劇學家林克歡著作等身,評論文字過百萬。其對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劇場作品有着長年的觀察,犀利視角展於筆端。早前,林克歡新作《舞台上的信疑善惡:林克歡戲劇評論集》(共三冊)在香港出版。書中收錄作者自2007年以來的評論文章,透視劇場的指標作品與重要藝術家,展示劇場如何以演出介入現代生活、介入當代世界、介入時代思潮,帶領讀者進入信疑善惡的公共思辨。

「二十多年來,我同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合作一共出版了三本文集。第一本《詰問與嬉戲》出版於1999年,主要收錄我作為『駐港藝評家計劃』第一位參與者在香港的活動,屬於專題性質。第二本《分崩離析的戲劇年代》,出版於2010年,主要收入我在香港多個藝團擔任戲劇文學顧問期間所撰寫的文章。雖顧及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但主要論及香港戲劇,是我與香港劇界深度合作的文字記錄。這一次出版的《舞台上的信疑善惡》,關注的重心轉移至世界舞台,以及呼應世界潮流的內地、香港、台灣戲劇。視野更開闊,疑慮也更多。」林克歡如此說道。

十年間,幾地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急劇變化,在戲劇發展上又如何?林克歡認為,一批一批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活躍在舞台上的編、導、演,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中青年戲劇家接棒已大體完成。「他們更開放,更百無禁忌,但娛樂至上,也使許多演出好看好玩卻平庸膚淺,使戲劇成為消費品,而不是藝術品。更嚴重的是,所謂政治正確,正使不少作品淪為宣傳品。」

疫情也為戲劇發展帶來極大的挑戰,林克歡坦言,疫情後的表演藝術發展難以預測。但他指出,現時人們多在爭論線上與線下演出的利弊,以及未來如何做到兩者並重,這些不過是「皮毛之論」。「電影問世已有一百多年,電視劇、網絡劇也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從未阻止人們邁進劇場的腳步。表演藝術的線上傳播也將如此。戲劇活動是一種人與人面對面的會見,是一種群體性的現場藝術。疫情後表演藝術所面臨的挑戰,更多來自表演藝術自身。在消費至上的商業大潮中,表演藝術日益失去它應有的生命哲學的深度與終極關懷。一旦表演藝術失去與人類生命本源的聯繫,人們將棄它而去。」

那麼在傳統價值體系日益分崩離析的當下,表演藝術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表演藝術植根於上古的巫祭儀式。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融匯了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休閒等元素,但面對巨大生存壓力、心神難安的當代人,一次次地遙望那遺失於暗黑之中的生命之根。事實上,能深深觸動當代觀眾的,永遠是表演藝術的原始的生命本源,是那不可言表的神話(神秘)與難以言傳的意象。」林克歡說,「我一直關注着當代藝術家對生存困境與人性異化的深度表達,關注着舞台上所表現的信疑善惡對永恒生命運動的沉思與願景。」

問林老師透過這次出版,是否有什麼話想對戲劇工作者和劇評人說?他說道:「我已出八望九,舉筆忘字,說不出什麼道理了。我相信,戲劇深深地植根於人類生存的情感需要,戲劇傳遞的是社群經驗。戲劇家要有定力。戲劇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