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鄭文迪、馬丁、賀仁)香港與內地商討免檢疫通關進展良好,特區政府將為全面落實有序通關做好準備。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表示,香港會繼續「守好國家南大門」,確保通關後不會為國家帶來風險,並會致力迅速應對、精準防控,防止疫情反彈。

圖:香港市民在疫下防護意識不斷提高,不論大人或小朋友,出外時戴口罩已成為習慣。

陳肇始透露,屬於「高風險暴露人士」群組,正研究加密至「兩日一檢」,減低輸入風險。特區政府另外會成立專班小組處理通關事宜,個案追蹤辦公室亦會與內地防疫部門聯繫,加強信息共享。

香港與內地官員昨日就兩地通關安排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之一,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於會後見傳媒時形容,會議成果豐碩,中央政府充分肯定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認為基本具備通關條件,雙方討論了如何為未來通關做好更完善的準備。她提到,過去數月,本港已落實部分防疫抗疫措施,例如在機場分隔內地及國際抵港旅客,目前亦正研究強化高暴露風險人員的管理,包括提升相關人員的檢測至「兩日一檢」,減低外防輸入風險。

將加強與內地信息共享

陳肇始指出雖然本地疫情穩定,但在變種病毒肆虐及威脅下,絕不能鬆懈,必須守好「國家南大門」,確保不會因為通關為國家帶來額外公共衞生風險。她強調,抗疫和通關工作不只是香港的事,亦會直接影響鄰近的深圳和珠海,以至全國其他省市,須加強溝通合作,在現有聯防聯控機制下加強與周邊城市聯繫,就不同範疇的工作成立專班或工作小組,推進通關對接工作。個案追蹤辦公室亦會與內地防疫部門聯繫,利用現行機制加強與內地信息共享。

陳肇始重申,通關是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特區政府會持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和「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和措施,亦希望市民可以繼續積極配合,社會各界亦應共同做好準備,包括繼續提高疫苗接種率,亦要鼓勵更多長者接種疫苗。

為推進兩地免檢疫通關,特區政府近月先後落實多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疫措施,包括收緊豁免檢疫入境安排、調整抵港人士檢測安排、增加高危人士病毒檢測次數、擴大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範圍等(詳見表),並自11月11日起率先為特定群組開打第三針新冠疫苗,同時擴大疫苗接種年齡,把接種科興疫苗年齡門檻降低至三歲,以建立更堅固的免疫屏障。

國泰:下月縮減來港航班

本港過去四星期累計錄得80宗新冠確診個案,全屬輸入個案。針對近期出現的懷疑走漏個案,政府循多方面收緊「外防輸入」措施,包括要求航空公司加密本地貨機機組人員回港後的檢測次數至每日一檢、規定所有本地機組人員接種第三針疫苗等。

國泰航空表示,持續受跨境旅遊及營運限制影響,不能如期運作所有已計劃的航班,正整合下月的客運航班,包括取消部分前往香港的航班,會盡快聯絡受影響顧客,盡量安排乘搭其他同一天抵達目的地的航班。對於有指國泰航空減少三分之一前往香港的客運航班,國泰澄清,有關航班是只載貨不載客,是屬於閉環執勤模式運作的航班,出境航班不受影響。

責任編輯: 李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