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何鉅業還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分享成立智庫的目的。他指,其實香港有很多空間正在發展,但這些發展空間未有一個全面的配套,以致市民甚至年輕一代不願意「走入去」,導致許多機會都被浪費掉。最觸動他的是粉嶺皇后山,在2013至2014年開始該區被規劃作興建公營房屋,直到近年居屋項目落成並出售時,不少市民卻對皇后山居屋的偏遠感到抗拒,甚至有人抽到皇后山公屋後亦不願入住。

構建雙向平台納青年意見

何鉅業認為,香港要解決居住問題,就必須將城市發展不斷「擴散」出去,而市民不願進入新發展區居住反映他們對於城市發展將來的方略不了解,導致他們無法欣賞或者理解這些有潛力的發展區,對香港發展也產生了窒礙。政府需要一個與民間溝通的橋樑,而政府基於本身的框架限制,亦難以完全走出去和市民溝通,因此他便決定成立創新城市發展中心,將政府和市民的意見作一個有機整合,再同時演繹給政府及市民,達成雙向溝通。

何氏表示,創新城市發展中心的角色就是搭建一個平台,讓市民與產業發展及其他專業人士有一個共同的交流。平台同時將政府的想法或方案,用一些容易理解的方法,包括舉辦活動、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市民加深理解政府方案以及政策前景。他強調,市民除了等之外,更應該有途徑理解政策,並實實在在地參與其中。

何鉅業提到,早前的新市鎮發展,單純是為了解決市區人口過多問題,但忽略了住的人想要什麼。雖然香港經過了四五十年的城市規劃及發展,做法和原則亦成熟了不少,包括民意諮詢,但他認為這種諮詢十分短暫,沒有一個真正讓公眾參與的過程。智庫期望啟發到中青年階層、這些未來「當家作主」的人對於將來的生活空間提供意見,組成一個真正吸引的藍圖讓政府參考及調整,讓空間發展、質素以及經濟能同時並存。

盼為城市發展帶來新思維

被問及創新城市發展中心在香港的定位,他以香港較大規模的「團結香港基金」為例,該基金是比較偏向學術、研究型的智庫;而創新城市發展中心的定位是少做研究、多做溝通交流的智庫,並希望打破過去幾十年「由上而下」的傳統城市發展模式。他直言,自己在測量及建築界也有多年經驗,希望能更好地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將民間聲音帶給政府,為香港將來的城市發展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