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粵澳產業融合發展論壇」25日在珠海舉行,其間發布《粵澳文旅會展融合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對灣區文旅會展衝擊明顯,但澳門今年入境遊市場緩慢復甦,逾90%的訪澳旅客來自內地。粵澳文旅會展產業應借助「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個新平台,加快實現制度共建和規則對接。其中,探索設立「旅遊產業發展促進基金」,倡開發「一程多站」海島遊、跨境遊艇遊、郵輪遊等粵澳融合的特色旅遊。
《報告》指出,今年截至8月份,超90%的訪澳旅客來自內地,廣東旅客佔比逾64%。而粵澳兩地政府和業界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線上辦展和項目補貼等積極措施,刺激產業復甦。澳門今年入境遊市場緩慢復甦,9月入境旅客近63萬人次,同比增加逾40%。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大灣區將是未來澳門旅遊業重點開拓的市場。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明確文旅會展產業作為支持澳門的4大新興產業之一,為未來打造世界級文旅和會展中心的重要支點。
開發「一程多站」特色遊
《報告》認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政策有望帶動粵澳兩地乃至大灣區的文旅、會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新的「一線」「二線」通關模式,將成為跨境遊、兩地展等融合業態的利好因素。而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同時澳門優質的酒店管理、旅遊管理等培訓課程都複製到橫琴,預期將吸引更多專業人才落戶橫琴。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受訪時提到,兩地融合發展將助力以旅遊帶動產業發展的聯動效應,同時為業界帶來機遇,通過創新連線產品的出台提升旅客體驗。《報告》建議,盡快開發「一程多站」的海島遊、跨境遊艇遊、郵輪遊等粵澳融合的特色旅遊產品。同時,探索設立「旅遊產業發展促進基金」,發起「共商共建文旅會展產業聯盟」,並考慮逐步擴展聯盟成員範圍,起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文旅會展產業發展的輻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