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原則》是香港話劇團近年的一齣好戲,亦是一個很有經歷的舞台劇。

2016年,它首先在「讀戲劇場」面世,由演員們讀出劇本。之後,它成為一齣舞台劇,在黑盒劇場誕生,飾演男主角陳副校長一角的是外援高繼祥。

2018年,它成為香港話劇團主劇場一員,登上香港大會堂的舞台,男主角改由駐團演員高翰文飾演。唔,是否編劇在劇本內寫着飾演陳副校長一角的男演員一定是要姓高的呢?(一笑)

2019年,《原則》應新加坡華藝節之邀,赴當地的濱海藝術中心參加演出。據說票房一開,5場演出的門票迅即售罄。

2020年,《原則》在香港大會堂重演。

這5年來,它一共演了48場,每次演出均受到觀眾讚賞。同時,它亦得到一些戲劇或藝術頒獎禮的評審的認同。它於2017年首演時,曾獲香港小劇場獎的最佳劇本提名,2018年的版本則獲香港舞台劇獎年度優秀製作的殊榮。

更難得的是,飾演陳副校長的高翰文憑此劇榮獲2019年上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男演員。我相信這個由上海市頒給他的獎項對他角逐翌年的香港藝術家年獎甚有幫助。他從演30多載,在去年獲頒香港藝術家年獎(戲劇)。暫時來說,是在他的演藝生涯中獲得最高的榮譽。

本月,《原則》再與觀眾見面。不過,這次不再是由演員現場演出,而是將去年演出的版本錄影,經過剪接後成為放映版,在尖沙咀的K11 Art House放映。這是香港話劇團的新嘗試。據說拍攝的目的本來是打算在疫情仍嚴重、劇院不能公演的時候以網上形式播放。幸好劇院都能重開,它便改以一個新姿態與觀眾見面。

猶記得當我初聽到《原則》的故事大綱時,已經覺得它很不錯,說︰「劇中沒有壞人,各個角色都只是按着自己的立場和原則行動,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和相信的公義,這類劇若寫得好的話會很好看。」

我之前已經看了兩次《原則》的舞台版。事實上,我差點連新加坡的版本也看到,因為劇組還未到達新加坡時,我已經在當地旅行。當天,我在表演場地看到門外宣傳《原則》的海報,忙不迭拍照發給該劇的女主角雷思蘭。她也回發一些她和其他演員正在登機前往新加坡的照片。後來,我返港了,思蘭發了一張她攝於濱海藝術中心大堂的照片給我留念。我一直保存着這張她笑得燦爛漂亮、精神奕奕的照片。

我的侄兒也是香港話劇團的支持者,自6歲開始觀看話劇團的劇目。可惜的是,《原則》的兩次舞台版他都錯失了。所以,當我知道快將有放映版時,連忙告訴他,他立即表示想看。

票房開售的那天,我立即上網購得兩張票。首場門票很快售罄,再開一場又是滿座,結果開了4場。

看放映版首演的那天,我調校好了心情才進入戲院,告訴自己要冷靜地欣賞好朋友思蘭的遺作。本來《原則》並不是她最後的演出,可是,她排好了的《美麗團圓大結局》和《玩轉婚前身後事》都分別因為劇院關閉和病魔突襲令她不能在舞台上與觀眾見面,《原則》便成為她從演40年最後一齣作品。

即使這是我第3次看她演凌芷校長,我仍然覺得她演得非常好,各個戲劇或藝術頒獎禮實在欠她一個獎項。

劇終時,我知道這個「絕演」真的要與我們說再見了,眼睛不期然地濕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