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鮶是魚肉雪白的白身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18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適合身體虛弱、營養不良及貧血者食用。其魚肉質鮮嫩潔白,脂肪含量少,無雜刺,烹調容易,特別適合老年人和兒童食用,由11月至翌年2月是黑鮶盛產的時期,今期就用這魚配合時令蔬菜,為大家準備了三款家庭式養生小菜。 ●文、攝︰小松本太太
黑鮶學名為許氏平鮋,產地分布於山東沿海及千島群島附近以南、日本海沿岸和高知縣周邊的太平洋沿岸,以及瀨戶內海、東海等廣大海域,魚類的名稱一直帶有明顯的地域分布特點,所以黑鮶在山東被叫做黑頭,到了大連就變成了黑鮶,在其他地方又被叫做黑石鱸、黑魚、黑寨、黑貓、鮶魚等,商人又喜歡把牠叫成黑石斑。
牠的脂質含有大量高度不飽和的脂質酸,如DHA(多沙六烯酸)及EPA(二十烷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少壞膽固醇和中性脂肪,能防止和改善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身體免受中風和高血壓等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影響。
黑鮶魚肉釀豆腐
材料︰黑鮶約300克(原條)、厚揚豆腐4件、片栗粉1湯匙、鹽1/4茶匙、油1湯匙、蠔油1湯匙、葱適量
製法︰
1. 黑鮶去掉魚鱗及內臟、洗淨,用刀從魚頭頂部沿背鰭插入剖開魚身至魚尾部分,將刀取出在魚頭近胸鰭位置切一刀,再沿腹鰭剖開,取出魚柳,魚身另一面同樣處理,將魚分割成兩片魚柳、一個魚頭及魚骨;(此食譜只需要用兩片魚柳,魚頭及魚骨可以用作煮湯。 )
2. 以小匙羹從兩片魚柳上挖出魚肉,將魚肉剁碎,剁碎魚肉加入片栗粉及鹽攪拌至具黏性後成為手打魚滑;(剩下的魚皮可用作煮湯)
3. 用刀插入厚揚中間開出小袋口,抹上小量片栗粉,將適量手打魚滑塞入小袋口,把露出在厚揚外的魚滑抹平,做成釀豆腐備用;
4. 葱洗淨切成葱花備用,蠔油加水3湯匙拌勻成為煮汁,燒熱鑊下油,將釀豆腐有魚肉的一面朝下,以中火煎約1分鐘至表面金黃,加入拌勻的煮汁,蓋上鑊蓋,大火煮至沸騰,轉中小火煮至魚肉熟透,取出煎釀豆腐,將葱花灑入鑊中,煮至汁液濃稠淋在煎釀豆腐上即成。
蘿蔔煮黑鮶
材料︰黑鮶約300克(原條)、蘿蔔300克、薄力小麥粉1湯匙、油2湯匙、薑2片(隨意)、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紅辣椒乾少許
製法︰
1. 蘿蔔去皮切約0.5厘米幼條備用;
2. 黑鮶去掉魚鱗及內臟、洗淨、吸乾水分,灑上薄力小麥粉備用;
3. 燒熱鑊、下油及薑片、將沾妥薄力小麥粉的黑鮶放入煎至兩面微黃,加入蘿蔔幼條,注水1杯,大火燒至沸騰,蓋上鑊蓋,轉中火煮約5分鐘至蘿蔔熟軟,魚熟透,下鹽、胡椒粉及紅辣椒乾即成。
黑鮶南瓜湯
材料︰黑鮶約300克(原條)、日本南瓜250克、油1湯匙、薑2片、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
製法︰
1. 黑鮶去掉魚鱗及內臟、洗淨、用刀從魚頭頂部沿背鰭插入剖開魚身至魚尾部分,將刀取出在魚頭近胸鰭位置切一刀,再沿腹鰭剖開,取出魚柳,魚身另一面同樣處理,將魚分割成兩片魚柳、一個魚頭及魚骨;
2. 將魚頭及魚骨洗淨、吸乾水分備用;(餘下的魚柳可做其他菜式)
3. 燒熱鑊、下油及薑片,將備用魚頭及魚骨煎至微焦、注入沸水2杯、蓋上鍋蓋大火煮7-10分鐘,隔去魚頭魚骨濾出奶白色魚湯至另一小鍋備用;
4. 日本南瓜去籽、洗淨,切約0.5厘片,放入小鍋內加水3杯,大火加熱燒至沸騰後,轉中小火蓋上鍋蓋煮約7分鐘至南瓜熟軟,用耐熱隔篩,將南瓜搗壓成南瓜蓉備用;
5. 將煮南瓜的水加入奶白色魚湯內,拌入南瓜蓉,以小火煮至沸騰,下鹽及胡椒粉調味即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