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電費調整機制,兩電會動用「電費穩定基金」抵消部分電費加幅,中電總裁蔣東強昨日表示,今次動用18億元基金盈餘,令基金下年度僅結餘9億元,港燈的基金更瀕臨「乾塘」。有學者分析,兩電今次已動用「老本」壓抑電費升幅,由於基金結餘見底,倘若國際燃料價格仍高企不下,明年再調整電費時,「電費穩定基金」扣無可扣,2023年的電費加幅勢必達雙位數。

前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北半球將踏入冬天,加上受氣候現象影響,預計能源需求將會殷切,未來能源價格有機會繼續攀升,影響下一年度的電費調整。他並指,加電費對生產、零售及飲食等行業的營運成本造成負擔,估計加電費會拉高通脹率大約0.2個百分點。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與兩電簽定的利潤管制協議,兩電的准許最高回報率為8%。兩電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到今次電費調整方案是否賺盡8%准許回報率時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已動用大量資源以紓緩電費加幅。環境局副秘書長伍江美妮表示,社會對電力供應有很高要求,電力公司需作出龐大投資,故需有合理回報,否則不會投資,特區政府會盡把關責任,以確保電價合理及平穩。

不會自降准許回報率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基於環球能源價格上升,加上現時講求環保,加電費亦是避無可避,「之前已經想加,但經濟唔好,累積了咁多次,好難唔加。」

他指出,由於利潤管制協議是政府與兩電商討多時「計掂條數」的結果,兩電斷不會突然自願降低准許回報率,因此除非政府賠錢,否則只能眼看未來幾年的電費繼續上升。

他續說,從前曾討論開放電網引入競爭以降低電價,但目前連內地也不夠電,難以推行「聯網」;香港又沒有足夠資源,例如沒有地方能建一大片風力發電田,過去嘗試環保煤的效果亦不理想,故市民若想降低電費,只能節約用電,「電費貴主要是夏天冷氣勁,唯有晚上調校細一點吧。」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亦表示,電費加幅比預期細,但繼續加價是全球均面對的問題,「進入碳中和年代。但能源組合未完成過渡,全部東西都真的會偏貴,市民要有心理準備,預計下次的升幅會更大。」●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高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