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張學修(資料圖片)

文/張學修

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在望,相關工作正逐步有序地進行着,爲確保不會給兩地帶來額外風險,料想通關初期內地將會以較爲嚴格的標準來實行熔斷機制,一出現確診個案即停止正常通關。這是可以理解的,內地與澳門實現正常通關也是採用該做法,設立熔斷機制其實就是爲兩地抗疫起到一個「安全閥」的作用,無可厚非。

熔斷機制是通關的關鍵環節,香港有必要做到位,才能給內地同胞足夠信心通關。參考澳門,早已和內地實現通關一年多,中間不乏有個案出現,但都儘快追蹤並且沒有引發大面積爆發,靠的就是熔斷機制。澳門的有關熔斷措施是分為兩級,如出現中級風險,當局便會採取分區分級措施,若該區出現疫情,所有該區居民就不能出入境;如再升級,即本地出現十個或以上個案,便整個澳門都要實施熔斷機制,即所有居民均不能出入境。香港可以藉鑒澳門,對接內地劃分「高中低風險地區」,這樣一來,當三地的人們在通關後互相往來時,對於目的地的風險級別便一目了然,亦能避免市民們去到高中風險的地區,幫助提高防疫警惕,降低染疫可能,也便於熔斷機制標準的制定和區分。

想要實現通關,設立熔斷機制是必然,但對於熔斷機制的啓動和關閉,兩地應該商討制定一個標準。內地對於標準的嚴格可以理解,但近來香港本地已清零多時,新增的都爲輸入個案,那麽實現通關後,應如何去定義能夠啓動熔斷機制的「本地案例」呢?以及一旦開啓後,應隔多久、達到一個怎樣的標準才能重新恢復通關?在疫情突發導致通關政策不停調整變化下,可能會造成大量兩地居民、跨境學童等突然有家不能回,雙方政府應如何安置幫助他們?這些都是雙方要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當然,香港方面有必要盡一切可能去配合內地的要求,確保不會出現社區傳播,以免給內地帶來憂慮。

有人認爲所傳的「出現一個案例就熔斷」的條件過為嚴苛,其實香港要自己「爭氣」才是正解。爲了避免「被熔斷」,給通關認識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香港方面仍要做好防疫工作,切不可掉以輕心。一方面,市民們出行時必須自覺使用「安心出行」記錄行程,配合政府不斷收緊的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或許一個人抗疫不能起到什麽作用,但全港一起抗疫,效果則會有質的變化。另一方面,沒有接種的市民應盡快接種,讓香港盡快達到最低標準八成以上的要求,尤其是兩地通關後人流量會更大,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只有儘快建立其群體免疫屏障,才能夠為通關提供一個健康有效的環境。許多行業亟待復蘇,通關是全港市民共同的心願,我們不可能一方面要求開放通關和旅遊簽注,一方面又不願意配合建立防疫屏障。

除熔斷機制要進一步商討以外,可自動追蹤的「港版健康碼」也應儘快推出,這是通關的關鍵工具和必要前提,缺它不可。時隔將近兩年後的通關,既要科學、有力度,更要有溫度。通關的背後,是無數市民的民生福祉,是衆多行業的復蘇曙光,爲了香港未來的發展,香港政府和市民必須轉變心態和思維,隨時更新、配合防控策略和要求,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爭取儘快實現通關。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