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香港土地緊缺,未計工人成本,從事工業生產需要較大空間的廠房放置機器和生產線,今次生產力局的調查就指廠商單在工廈的硬件方面,面對諸如廠房空間不夠、卸貨區空間不足、樓底太矮等等問題。保心安第三代掌舵人、保心安總經理郭子明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承認,在香港尋找合適的廠房確實困難,以該公司為例,因為藥油生產的廠房樓底要夠高、樑柱少、樓面承托力要強,以及有位置安裝冷氣及空氣淨化系統,現時的新式工商廈都很難完全滿足以上要求。

需樓底高樑柱少樓面承重強

郭子明進一步解釋,新式的工商廈大多數是玻璃外牆,採用中央抽風系統,生產藥油時的氣味有機會被傳到大廈各樓層去,而且廠房空間需要盡量少樑柱,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涉及用純水清洗,水池面積要夠大,所以新廠房需要約3萬呎地方才能發揮效用,而且樓面要能承得重。他十年前曾在港尋找地方設廠,可惜因種種條件未能符合而未找到,郭子明認為現時的工商廈設計只適合輕工業。

保心安現時的廠房設於黃竹坑,郭子明稱暫時也能滿足產能需求,惟上月施政報告提及將強拍門檻降低,由現時需集齊80%業權降至75%或更低,他擔心日後可能要面對強拍的問題,「目前黃竹坑廠房我們持有約二十多百分比的業權,若日後降低強拍門檻,有機會面對被迫收購業權。」

種植場:研移動式貨櫃種植

從事室內魚菜共生種植場的綠芝園創辦人譚嗣籇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表示,該公司同樣面對在港尋找廠房的問題,室內種植需要疊高養殖層架、安裝照明燈及種植箱注水,要求有高樓底和地面承重力強,惟在現時香港活化工廈空置率低的情況下,尋找新廠房甚為困難。他又稱,現時位於大埔工業村的廠房未能應付產能增加。

為了解決廠房的問題,譚嗣籇表示正研究發展移動式貨櫃種植模式,利用貨櫃來作室內種植,貨櫃隨時可用貨車拖走,彈性較大,他期望明年可以試行,但前期需要投入資金作設備建設,例如中央溫度控制系統、太陽能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