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商場10月下旬起由工作人員確認接種疫苗才能入商場。 資料圖片

外防輸入基礎有缺陷 增高危旅客帶病毒入社區風險

香港昨日沒有本地及輸入性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是自上月10日後再次「雙零確診」,更是連續31天本地清零。不過,不少國家疫情嚴峻,惟香港特區政府已超過兩個半月未有更新各國的風險評級,恐成「外防輸入」的缺口,例如德國過去14天有逾30萬宗確診個案,越南和新加坡等確診人數亦急增,但仍只評為B組中風險,從有關國家抵港者,若已接種疫苗只需隔離檢疫14天。專家指出,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進入關鍵時刻,若遲遲未按各國疫情發展調整風險評級,擔憂有病毒流入香港社區使正常通關添變數,專家促請政府至少每月更新一次評級,或者索性與內地接軌,不論來自哪個地區,一律檢疫最少21天(見另稿)。●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特區政府對上一次更新高風險地區評級已是8月20日,當時增加15個國家至A組高風險組別,並將澳洲由低風險C組地區提升至中風險B組。不過,不少被評為B組中風險的國家,近期疫情變得十分嚴峻,其中德國便出現大爆發。

德越星爆疫 比高風險更高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截至昨日(8日)的14天內,德國已新增超過30萬宗確診個案,本月4日更達到單日近3.4萬宗新增病例的新高。

此外,同為B組地區的越南,過去14天亦新增逾6.8萬宗病例;新加坡同期則再多近4.6萬宗個案,短短14天內的確診數字,已佔累計個案的21%。

相反,部分A組高風險地區則疫情漸緩和,其中坦桑尼亞過去14天只錄得162宗新增病例,阿聯酋及柬埔寨同期亦分別只增加1,191宗和1,518宗個案,部分A組別地區新增個案雖仍有4位數字,較部分B組中風險地區的5位數字為少(見圖)。

由於特區政府一直未及時更新有關地區風險評估,從疫情大爆發的B組中風險地區抵港者,若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便可將酒店檢疫期縮短至14天,然後便能進入社區;但A組高風險地區抵港者則須在指定酒店隔離檢疫21天。

葛珮帆促設自動更新機制

第六屆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特區政府遲遲未更新各地風險評級,從爆疫嚴重的地區抵港者能繼續享有較短檢疫期,乃是外防輸入的漏洞,擔心若有患者將病毒帶入社區,將影響本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

她說:「之前美國疫情嚴重,特區政府亦是好遲才提升其風險級別,現在又是如此,為何會這樣慢,何時才會開會決定?是否可以有一個機制,當某個地區嚴重爆疫,確診數字急升,便自動將該地區納入高風險地區。」

梁子超倡仿世衞每月更新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對香港文匯報指出,地區風險評級要隨時間變化,一方面要視乎當地疫情發展,另方面抵港者有一定規律,如年初或有較多外傭入境,或聖誕節不少留學生返港等,政府應及早準備。據他了解,特區政府現時主要參考抵港旅客中確診個案來源地進行評級,但該數字有一定滯後,認為可預先更新評級。

他建議每周都檢視國際的疫情數字,而由於改變國家或地區的風險評級需通知當地政府,或要為當地預留一兩周時間作準備,建議每月更新評級一次,但強調若部分地區疫情出現緊急變化,特區政府便應立即作出反應。

他並指出,部分醫療欠發達地區的確診數字未必反應當地真實疫情,建議參考世衞組織做法,參考檢測數字與陽性個案比例,「一些地區或檢測設施不足,新增個案數字較低,但不代表當地疫情不嚴峻,如果一個地區檢測數字少,但陽性比例高,同樣可列入高風險組別,另外這些地區與香港交往頻密度也應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