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在重陽節時會以茱萸表達對先人的思念。資料圖片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王維17歲時所寫的一首七言絕詩。當時王維離開了家鄉蒲州到長安準備應試,適逢重陽佳節,家家戶戶歡樂團聚,而他卻孤身一人在他鄉作客,自然倍感冷清寂寞,思親之情更甚於平日。遙想家鄉的兄弟們在重陽登高,互相為對方插上茱萸的時候,發現身邊少了自己一人,因而感到無限惆悵。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佳節思親的情緒。第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短短七字之中就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把詩人客居異鄉的孤獨感抒發得淋漓盡致。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以質樸無華的語言,道出了千千萬萬遊子的心聲,因此成為傳誦千古的佳句。「倍」字用得特別有分量,不僅反映了在節日所產生的強烈思念,而且說明在平時也是十分掛念的。

詩的後兩句寫詩人遙想兄弟對自己的懷念。詩人先用「登高」、「遍插茱萸」烘托重陽節的節日氣氛,並且巧妙地從對面落筆,遙想故鄉兄弟們在佳節中也正思念着自己。詩人寫思親,不正面寫自己如何思念弟兄,而是從兄弟那邊着筆,想像他們登高的情況,設想他們發現「少一人」時的惆悵,這又使思念之情更加深化,也寫出了親人之間的情感是雙向的,豐富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內涵。

本詩首二句專說自己的一方,其後兩句轉說對方,這是從對面設想的表現手法;這種不平常的構思,體現詩人的出眾才華。

賞析由不同的專家、學者撰寫,教育局修訂;書法由陳用博士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