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達國家仍未兌現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約7,785億港元),助其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聯合國前日發布《2021年全球適應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預計需要相當於現時5至10倍援助,才能應對不斷升級的氣候危機,到本世紀中期每年所需援助或達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
聯國指出,富裕國家近年碳排放不減反增,《巴黎協定》設定的未來20年全球碳排放預算,僅6年便被用掉一半。氣溫上升導致自然災害頻發,尤其影響基礎設施脆弱的貧窮國家,讓數百萬人口長期受苦。但全球現時每年的減排資金中,只有約460億美元(約3.58億港元)用於協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佔所有減排支出約15%。
聯國報告總編輯諾伊費爾特表示,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投資回報不明顯,許多最受氣候變化威脅的國家還深陷債務危機,加劇為項目籌措資金難度。代表逾10億人口的「最不發達國家集團」主席旺迪強調,集團46個國家碳排放僅佔全球不足1%,「我們的生命全部取決於各國今次能達成的承諾。」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