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的核心團隊,主要由一批對教育熱情高漲的年輕教師組成,他們將熱情化為為教師維權的力量。圖左起:吳智滙、黃建豪。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建議設立「排隊制」,讓合約教師工作一定時間後,按其能力評核確保能簽署長期合約,解決教席「朝不保夕」問題。圖為小西灣漢華中學上課情況。 資料圖片

評估能力簽長約 解教席「朝不保夕」問題

香港教育經歷過去數年的政治化亂象,如何重建社會對教育的信心、理順及穩定教師群體發展是教育界焦點。今學年9月新成立的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主席黃建豪指,社會對維護教師權益的需求非常迫切,該會當前會聚焦四個重點方向,包括前線教師情緒、工作壓力,以及合約教師要每年續約的問題等。他透露,該會將設立編輯事務及專業發展兩個委員會,宣揚教育界好人好事及促進專業交流,讓社會各界加深對教育專業的認識。●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

自稱「最大教師工會」、惟一直政治先行的「教協」早前解散,被視為香港教育撥亂反正的關鍵節點。不少教師均期望,有更多真正專業團體能幫助推動教育發展,新成立的教育工作者工會尤其受到關注。黃建豪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透露,該會早於兩年前開始籌備,直到早前「教協」宣布解散,教育界對維護教師權益的關注突然大增,因此加快工會的建設進程,義不容辭為前線教師服務。

他表示,香港教師維護權益的需求迫切,情緒問題是其中一個焦點,曾聽聞有學校60名教師中,四分之一人因管理層的壓迫出現情緒問題需要求醫,也有校長或管理層刻意安排意見不合的教師任教不擅長科目,或以各種手段「折磨」促使其辭職,情況普遍。該會除會跟進相關個案投訴,也已把支援教師情緒定為四個重點工作方向之一。

辦活動助前線教師減壓

該工會副主席吳智滙補充,該會同樣關注教師的日常教學及行政工作壓力,正計劃與教聯會合辦全港教師調查了解情況,也會籌辦一連串紓緩身心活動,例如讓視藝老師教導同工透過圖畫治療情緒,及提供體育運動或舞蹈班等助前線教師釋放壓力。

同時,合約教師、助理教師與教師助理等非常額教師群體的權益亦是工會重點工作,有部分非常額教師更需要每年續約。吳智滙表示,工會希望能提供適切支援,讓他們能集中精力在教育專業上,稍後會先收集有關教師群體的意見及訴求,及向教育局提出政策倡議,包括建議設立「合約排隊」機制,讓合約教師工作一定時間後,可按其能力評核確保能簽署長期合約,解決教席「朝不保夕」問題,也為他們提供專業發展的目標和信心。

如同大多數港人一樣,教師亦要面對住屋問題,吳智滙表示,工會將於今年年底就前線教師住屋需求進行調研,並與不同團體合作提出相應建議。

設兩委會宣正能量促進交流

除了四個重點方向,黃建豪透露,工會亦將分別成立編輯事務委員會及專業發展委員會。前者將負責每三個月採編電子會刊,重點關注教育界的好人好事、奇人奇事、口碑好的學校領導層的故事,及關於教師權益的文章,目前已有多位教師自薦;後者專業性較強,將會負責舉辦法律講座、教師專業講座等。

在法律與個案支援方面,黃建豪表示,該會將與中小型律師協會合作舉辦法律講座、義務法律支援及免費法律諮詢等,並有專業律師、調解人員及退休校長擔任顧問,提供各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