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是薛紹墓考古發掘負責人。網上圖片
●出土墓誌上的薛紹二字清晰可見。
●薛紹墓為超高規格甚至越制的「雙室磚券墓」。
●薛紹墓墓室。
●薛紹墓墓道兩側全繪有壁畫。
●薛紹墓陪葬有大量的陶風帽俑。
●薛紹墓後墓室安放棺槨的石台。
●薛紹墓壁龕出土的陶風帽俑。
●天井出土的石人頭。

一千多年前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大唐長安繁華熱鬧,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情竇初開的太平公主一眼便相中了清新俊逸的翩翩少年薛紹。然而命運無常,兩人牽手相伴8年後,大唐風雲突變,駙馬薛紹猝然之間鋃鐺入獄淒然餓斃,太平公主含淚被迫改嫁,讓人不勝唏噓。2019年11月,長埋咸陽一千三百多年的薛紹墓重現人間,出土的120餘件(組)文物及墓誌彌補了薛紹「有史無傳」的缺憾,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薛紹墓考古發掘負責人李明,讓他帶領我們一窺太平公主和「大唐第一駙馬」的淒美愛情,感受僭越墓制下掩蓋的那段波詭雲譎的歷史。●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掌上明珠,唯一的親生女兒,諸子女中排行最末,最受寵愛。據史書記載,當時吐蕃前來求婚,武則天不捨太平公主遠嫁,便讓她假裝道士以避之。還有一次,太平公主着武官服裝在唐高宗和武則天面前舞蹈,帝后大笑曰:「兒不為武官,為何要這樣打扮?」公主說:「將這身衣服賜給駙馬可以嗎?」於是皇帝明白女兒長大了,要嫁人了,即着手擇婿。

「何彼濃矣,花如桃李。車服光光,劍履鏘鏘。」 這個時候,出身優渥的薛紹出現了,而且順理成章成為了太平公主「駙馬」候選人之一。生於公元661年的薛紹,出身高貴,其家族河東汾陰薛氏是唐代高門大姓。自薛紹的曾祖在北齊做官起,連續三代被封為河東公,薛紹的父親薛瓘,官拜左奉宸衛將軍、駙馬都尉。母親城陽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之女,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姊妹。薛紹的長兄薛顗爵封河東縣侯,薛紹兩歲便被授以從六品奉議郎(唐代中級官員),正所謂「兩代尚主,四世封侯」。

很快,薛紹便因品貌出眾、年齡相仿,再加上是唐高宗的親外甥,而成為駙馬的最佳人選。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7月,太平公主下嫁薛紹,駙馬時年二十一,公主十七八。婚禮借萬年縣廨為婚館,但縣衙的門太窄,翟車過不去,有司立即拆毀垣牆讓婚車進入。此外,朝廷命令從興安門開始沿街設立火燎以增加氣氛,導致行道樹都被燒枯了,可見當時婚禮的排場。

婚後恩愛有加 豈料禍事已至

成為駙馬後,薛紹更是平步青雲,先後授游擊將軍守右衛親府中郎將等多個職務,一路做到正三品。「駙馬,因其皇帝女婿、公主丈夫的特殊身份,而在普羅大眾心中具有天然的浪漫情節,薛紹和太平公主的婚姻就符合這樣的期許。」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薛紹墓考古發掘負責人李明看來,其實這些官職對於薛紹來講都是閒職,他的主要身份還是駙馬都尉,因為他什麼都不需要幹,唯一的事情就是和公主好好過日子。

薛紹和太平公主的大婚一時在長安城裏傳為佳話,同時也成為無數青年人的愛情典範。而婚後兩人恩愛有加,育有二子二女。然而誰也不曾想到, 8年後,薛紹突然莫名其妙地從太平公主的生活中蒸發了。

「薛紹人生的反轉是從認識薛懷義開始的。」據李明考究,薛懷義真名馮小寶,原是洛陽街市小商人。後來成為武則天的男寵,為掩人耳目,剃度為僧,法名懷義,改姓薛,對外謊稱是駙馬薛紹的季父。從此,薛懷義就以駙馬叔叔的身份,大搖大擺進出皇宮,為所欲為,壞事幹盡。而就在同一時期,武則天擊敗了一系列反對她的叛亂,開始有了代唐稱帝的想法。武氏藉機開始猛烈打擊李唐皇室,原本貴為駙馬的薛紹也逐漸成為他們的眼中釘。

武氏當權 駙馬餓斃公主改嫁

大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9月,唐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父子起兵反擊武則天,但僅僅20天就被鎮壓。11月,薛紹長兄濟州刺史薛顗因參與李沖謀反而下獄伏誅,薛紹連坐下獄。雖然按照唐律,駙馬不加戮,但武則天另生計謀,不刑不殺不給飯吃,硬是將29歲的薛紹活活餓死獄中。關於薛紹是否確實參與叛亂,新舊唐書互相抵牾。而2019年出土的《薛紹墓誌》則記載:「永昌初,會凶臣薛懷義、周興等用事,倉卒遇害。」

「薛紹擔任的是清閒高官,與世無爭。試想,出身高貴、兒女俱全、大好年華,又是武則天唯一的女婿,薛紹沒有任何動機去反叛自己的岳母。」李明表示,薛紹一步從巔峰跌入谷底,唯一可以解釋通的原因,就是薛紹為李唐宗室外親,武則天不願兩家聯姻影響其稱帝,只有殺掉薛紹,繼而讓女兒太平公主改嫁。「至於薛紹墓誌的撰寫者,不敢把矛頭指向武則天,所以就只能歸咎於薛懷義和酷吏周興的殘害。」

遭打擊性格裂變野心突起

薛紹蒙難,最難過的莫過於太平公主,深愛的丈夫遭母親毒手,也成為她性格裂變的原因。據文獻記載,薛紹死後不到一年,太平公主便嫁給了武攸暨。「歷史證明,當時整個大唐帝國都無法對抗武則天一人,太平公主只能遵從母親。但是雖然嫁給了武攸暨,太平公主卻從未生育一兒半女,薛紹的死對太平公主的打擊可見一斑。」

在經歷人生的第一大坎後,太平公主再也不想任人擺布了。直至後來,當武則天終於答應收拾薛懷義的時候,她第一個跳出來,指揮她的乳母張氏找了一幫身強力壯的婦女,三下五除二勒死薛懷義,還把屍體用車拉到白馬寺示威。而在為薛紹「報仇」後,也激活了太平公主從政的野心,那個曾經「起舞少女」的天真和單純就此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