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嘉賓合影。

專家籲灣區探索大學企業合作 帶動營商環境創新

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內外循環發展融合正積極開展,創科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香港中文大學昨日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香港中文大學大灣區發展成果研討會」,多名香港與內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大學初創公司負責人一同深入探討大灣區創新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機遇及挑戰。專家們均認為,當前大灣區發展機遇多,港深合作更可謂是「強強聯合」,為進一步推進兩地協同發展,應考慮在香港北部與深圳成立「全通區」,方便兩地投資往來,而整個大灣區亦應探索大學之間,以及大學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模式,為創新創業提供土壤,帶動產品及營商環境創新。●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香港中文大學大灣區發展成果研討會」以實體及網上直播混合模式,在中大及中大深圳研究院同步舉行,主題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大前校長、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回顧了中大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歷程。他細數了該校2005年率先參與高考招生、利用「一國兩制」優勢連繫內地與國際的情況等,其中深圳更是教學及研究合作重點。

劉遵義:港深合作「強強聯合」

劉遵義引用數據指,深圳經濟與社會近年快速發展,2020年GDP更已超越香港,推進港深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並強調「深港應不分彼此,共創雙贏」,而整個大灣區亦可向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方向邁進,包括做好生產基地 、供應鏈、市場的一體化,並讓物流、人流與資金互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偉在論壇上發表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把握新機遇」為核心思想的報告。他表示,國家應加強基礎創新,湧現更多從「0」到「1」的成果;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製造與服務深度融合;把握綠色轉型機遇;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強內外循環融合提升發展水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在目前國際局勢下,中國需要應對的「卡脖子」問題,他認為,目前供應鏈恢復慢,今後還會面臨訂單轉移、回流的挑戰,中國應做好自己的事情,積極創新有自己的科技原型,主動融入全球發展,令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發揮企業自主性及能動性。

樊建平冀中科院到港設分校

在論壇環節,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談及大灣區未來發展及挑戰。他認為,香港政策及自由度對科技人才有吸引力,但目前與內地邊境過關較不便利,故應考慮讓香港北部與深圳成立「全通區」,方便兩地投資往來,進一步融為一體。

他又提到,未來10年至15年,港深雙城於就業、稅收、養老及醫療等各方面可進一步融合,建議在置業層面兩地身份證可試行互認。至於香港「北部都會區」未來將成高新科技特區,他期望中科院未來能到港設分校。

中大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暫任所長、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達華亦簡述了當前商湯科技於人工智能視覺模型的優勢,並建議有志走初創道路的年輕人,研究團隊要親下前線,研究市場所需,才不會空想迫於現實停止項目或失敗。

在中大博士畢業的思謀科技聯合創始人李睿宇從自身經歷切入講解在灣區人才發展情況。他表示,其中大博士的同學有半數人畢業後於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發展,其公司600名員工亦有約200人來自大灣區內的大學。

他認為,國家對大灣區的規劃及政策,有助吸引海內外人才,更能幫助發展信息科技、高科技技術,為創新創業提供土壤,不過對初創企業來說「大灣區既是舞台也是挑戰」,需要思考如何改善技術研發及加快融資速度,又期望未來能加強灣區大學之間的合作,及大學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並探索深度合作模式,在產品、營商環境上創新,活用此龐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