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學問是以價值觀把知識貫串起來。圖為孔子文化展中關於孔子經典的設計。 資料圖片

孔子學問很大,好古敏求,多學而識(記憶)。這樣的大學問究竟如何成就?孔子對此曾有整體的思考,把自己作為客觀對象而審視其學問人品,這需要高度的自覺和反省能力方可。就常情而論,成就學問是因為好學和博學,這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如局限於這一層,則最多只是知識豐富,認識面廣。大學問是在這一層之上,有道德和識力作引導,然後化知識為智慧以解決問題。

孔子的大學問,極高明而道中庸,當中為學心法,是孔子要傳予合適弟子的。子貢聰明好問,然於對孔子學問似未有好好體會,因此孔子提點說:「賜也,女(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子貢回答說:「然。非與?」(當然是這樣了,難道不是嗎?)孔子復說:「非也,予一以貫之。」(見《論語·衛靈公》)直接指出自己的學問並非由博學強記而得,而是有一價值原則為機括,把知識貫串起來。這一提點,教導了後世一個大原則:治學如果沒有價值觀的支撐,是沒法成就大學問的。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孔子同樣向曾參言治學心法:「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這與子貢的對話有別,對子貢言「學」,對曾子則言「道」。此應與曾子屬道德踐履之士有關,亦見孔子因材施教之一斑。曾子明白孔子所言,故應諾不語,然在場的曾子學生卻不明白,故孔子離開後,便問剛才孔子所言是什麼意思?曾子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見《論語·里仁》)忠與恕都是德性的表現。從正面言之,盡己之謂忠,指不含私心的盡力幫人;從反面言之,推己及人之謂「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常人行事,雖有欺人,卻不能自欺;在己之心,是非善惡,歷歷分明。因此由良知作主,則人性中的道德內容便自然流露,忠恕之行自在其中,此時如孟子所言「擴而充之」便是了,故修德之要在使良知呈現。「一以貫之」是就道德駕御知識而言。因此,知識是道德踐履的載具,是成就德性的助緣。如以知識豐富及價值中立為高尚,就孔門儒家思想而言,皆屬捨本逐末,「買櫝還珠」(要珠寶的盒子而不要珠寶)之舉。

●鄧立光(香港教育大學國學中心主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