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製裝備休閒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台「耕海1號」矗立在山東煙台四十里灣海域。 受訪者供圖
● 「耕海1號」的智能投餌系統,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有機結合,可降低80%以上的飼料浪費損失,減少60%以上的用工成本。受訪者供圖
● 遊客在休閒型海洋牧場「耕海1號」平台上垂釣。受訪者供圖
● 遊人參觀「耕海1號」網箱。香港文匯報記者殷江宏 攝

山東「耕海1號」 養殖休閒一體化 5G輔助水質監測

在山東煙台四十里灣海域,一座大型鋼鐵「巨無霸」靜靜地矗立在大海中央。這是全國首製裝備休閒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台「耕海1號」。茫茫大海間,總佔地面積超5,000平方米的「耕海1號」傲然挺立,成為新地標。與傳統海洋牧場有所不同,「耕海1號」首次將智慧漁業、海洋文旅、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有機結合,配備自動投餵、環境監測、船舶防碰撞等系統及無人船、水下巡檢機械人等全球領先設備,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化的生態養殖新模式,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80%以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

從碼頭乘船8分鐘左右,即可到達「耕海1號」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台。「耕海1號」由3個大小相同的、直徑40米的圓形子網箱旋轉組合而成,3個子網箱猶如3朵花瓣,構成直徑80米的「海上花」概念。

「平台上每朵『花瓣』養殖體積1萬立方米,總養殖體積3萬立方米,相當於14個國際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每年可增養殖優質海水魚類20萬尾,年產約15萬公斤,養殖品種主要以斑石鯛、真鯛、黑鮶等優質海水魚為主。」據山東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副部長賈瑩介紹,「耕海1號」採用鋼質坐底式結構,總投資6,700萬元(人民幣,下同),由山東海洋集團投資建造,於2020年7月10日正式投入運營。同年11月,「耕海1號」養殖成功的斑石鯛、真鯛和黑鮶,陸續開始投放市場。

自動投餌人工成本降六成

海洋流向複雜多變,拋撒的餌料極容易被海水沖走,「耕海1號」的智能投餌系統,與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有機結合,通過對水流、風浪等數據進行分析,實時調整投餵位置、距離、下餌速度,實現了精準投餵,可降低80%以上的飼料浪費損失,減少60%以上的用工成本,整體養殖成活率達到98%,出品與質量安全檢測各項指標遠優於國家標準。

據賈瑩介紹,整個自動投餌系統由餌料倉、供料系統、動力系統、分配系統、噴灑系統、控制系統6套子系統組成,3口網箱均勻布置12個投餵口。她舉例說,「投餵系統由旋轉供料器、分配器、管道和鴨嘴形噴射器組成,其中管道內襯為食品級材料,防止對餌料產生污染。」

據了解,「耕海1號」的投餵系統因餌料質地鬆軟,管路彎曲半徑必須保證8倍彎曲,否則,餌料被打碎無法達到餵魚效果。以往的深海網箱項目均採用PE(聚乙烯)材質設計管路,不僅無法滿足施工進度,大量8倍彎曲的加工費用亦遠超出成本預算。項目組成員與建造方共同尋找新辦法,很快制定了創新替代方案。新方案採用了內附UPE(超高分子聚乙烯)塗層食品級橡膠軟管設計投餵系統管路,不僅符合要求,安裝速度也非常快,在降低生產團隊安裝難度的同時,節省了大量安裝費用。最關鍵的是,這種創新方案完全符合項目進度要求。

全天候監控水面險情功能

「耕海1號」還使用了船岸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船岸一體化通訊、水面智能落水識別報警、人臉識別遊客管理、人員定位系統及巡檢裝置等功能。

「水面智能識別報警系統,能夠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監控水面險情功能。」賈瑩表示,在惡劣天氣時,系統可以通過紅外攝像機獲取夜晚、濃霧等條件下的熱成像視頻圖像,並對圖像進行分析,全天候不間斷地監控水面險情,同時還具備無人值守功能。

在「耕海1號」上,5G通信技術無處不見。工作人員不僅通過5G進行海陸通信,實現水上視頻傳輸,還在水下布放大量傳感器,實現對水質環境亞毫秒級的水下視頻及水質監測數據收集傳輸,滿足5G+海洋牧場應用擴展能力。而水下環境監測、水下巡檢功能的實現,亦依託於5G技術的應用。

此前,中國農業大學、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山東現代海洋漁業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煙台市海洋經濟研究院的4戶海上試驗基地相繼落戶「耕海1號」。目前,已啟動與煙台市海洋經濟研究院聯合開展四十里灣海洋牧場海域本底調查和生物資源養護與增殖技術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