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疫情近數月有緩和跡象,一些大型活動亦相繼舉行舉辦,刺激消費增長,推動經濟復甦。圖為廠商會「2021工展會購物節」。資料圖片

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不少鴻圖大計,為香港未來發展鋪路,作為商界一分子,當然支持及歡迎。然而,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香港也需要近水救近火,政府積極與內地協商通關安排固然是重中之重,香港社會各界亦要群策群力刺激香港經濟,舉辦不同展覽及嘉年華便是其中一個方向。

有賴市民齊心抗疫,香港疫情近數月有緩和跡象,只出現零星個案,社交生活逐步回復正常,一些大型活動亦相繼舉行,例如今年的書展、美食展、動漫電玩節及電腦通訊節等。此外,廠商會亦成功於亞洲博覽館舉行首次室內工展會,會場有超過250個攤位,總入場人次超過5萬,總銷售額近6,000萬元的理想成績。

政府早前派發消費券無疑有助鼓勵市民消費,不過只屬煙花式,並不具長遠效益。事實上,香港受通關限制影響,只能700萬人作內循環,難以與2018年超過6,000萬訪港旅客所帶動的活水相比,現時社會的經濟狀況,只是杯水車薪。

商界當然希望盡早通關,一方面可以方便管理內地業務及營商,另一方面亦能讓內地旅客訪港,為零售、酒店、餐飲、交通及旅遊業等製造商機,產生連鎖效應,惠及不同工種、不同階層的市民。不過,香港的防疫安排要與內地接軌,似乎仍需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有活動才有商機

天助自助者,在此段時間,與其乾等,不如創造機會。所謂有活動才有商機,本周日舉行的香港馬拉松,是疫情後香港首個大型體育賽事;旅遊發展局的「美酒佳餚巡禮」又將於11月1日至30日舉行,而廠商會亦不甘後人,把握機會重辦大型活動,於10月30日至11月7日在葵涌運動場舉辦闊別兩年的香港美食嘉年華,及於12月11日至明年1月3日再於維園舉辦工展會。

作為香港一分子,商界一直在防疫的大前提下,盡心盡力推動經濟復甦。我們亦希望政府考慮提供支援,例如政府於10月初宣布進一步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其實可以考慮擴大支持範圍,包括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或亞洲國際博覽館外舉辦展覽和國際會議的主辦機構,以及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展覽的參展商和主要會議的參加者,讓更多機構有機會受惠。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