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應用工作坊教授的技巧,於疫情期間與家長及幼兒保持緊密溝通。 職訓局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本港疫情一度影響學校的面授課堂運作,突顯發展網上教學的必要性。為支援本港幼稚園應對教育新常態,職業訓練局(VTC)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超過7,600萬元推動「賽馬會幼稚園數碼能力優化計劃」。首階段由去年10至於今年7月完成,支持260間幼稚園購買電子數碼器材,超過4,500名幼稚園教師參與專業培訓。第二階段即將開展,預計會有額外300間幼稚園獲得電子器材及網絡支援,並為業界建立資源共享平台,提供參考資源及實踐案例,連同教師培訓,受惠老師將超過8,200名。

該計劃透過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屬下的幼兒教育中心推展,分兩階段推動,包括資助學校添置電子數碼器材、電腦軟件;改善網絡等設備;提供相關技術支援,以及教師培訓,協助幼稚園善用電子數碼及多媒體建立新的互動模式等。

教師培訓項目貼合日常工作需要,亦會示範多元化的軟件運用技巧,助提升老師運用電子數碼及多媒體工具等能力,善用互動平台。

第二階段預計會有額外300間幼稚園獲得電子器材及網絡支援,IVE並為業界建立資源共享平台,為多達560間幼稚園提供參考資源及實踐案例,及透過不同主題的專業教師培訓,持續提升學校及老師的跨專業能力,促進專業交流。

計劃總監兼IVE(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系主任鄧紹芬表示,過往很多幼稚園的數碼網絡不穩定,電子設備缺乏或過時,有些老師工作時須自備電子器材,不但影響工作效率,也有礙家校協作的效能,今次計劃有助幼稚園與時並進。

計劃統籌兼IVE(沙田)幼兒教育中心高級講師鄭曉萍指,幼稚園的軟件、硬件設備獲得提升,即使將來再需要停課,亦可即時應用相關器材及專業技巧與家長及學童保持聯繫,持續支援幼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