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展認為,修例引入非本地醫生始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資料圖片)

文/周伯展

近期社會熱點莫過於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興建多條鐵路貫穿港深發展等策略涉及規模之大、耗時之長令人印象深刻。社會各界已就最關心的土地、房屋問題作出廣泛討論,筆者就由醫生角度出發,談談施政報告對醫療界的各項政策及發展願景。

淺談報告中的醫療措施

特首在第130段稱讚所有新冠疫情確診市民和人士都能在醫院獲得適切治療「成績殊不簡單」。筆者認同本港醫護為抗擊疫情作出的貢獻,當然所有事都存在進步空間。希望未來能繼續改善「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取得更好的成績。

報告提及已着手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等方面的規劃,計劃為香港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制定可持續發展藍圖。世界衞生組織多年前已經強調基層醫療的重要性。當基層醫療做得好,防患於未然,市民健康水平上升,自然不需要過多的專科、複雜的治療,從而減輕對醫院床位、人手的壓力。(這裏要解釋一下基層醫療的含意,基層醫療並不是基層市民的醫療,而是醫療的第一線,英文是primary care,或者應該稱為基礎醫療)。

特首接着在133至135段提及醫療人手。醫生人數不足夠是老生常談。香港共有約1.5萬名西醫,平均每1000人2名西醫,對比新加坡的2.5人和澳洲的3人顯示出差距。但本港另有約1萬名中醫,若是加一起則每1000人有3.7名醫生,在世界範圍都是領先水準。所以若能更好地發展中醫醫療,在紓緩西醫不足的壓力是有幫助。此外西醫醫療人手還存在嚴重的錯配。

目前約有6000名西醫提供公營醫療服務,須服務全港80%至90%的人口,按比例計算每1000人只有約1名醫生。與之相對的有7000名醫生提供私家醫療服務,面對10%至20%的人口,即每1000人有7名醫生。

其實最快、最合理解決該比例問題的方式便是公私營合作。例如筆者與醫院管理局合作展開提供白內障手術的「耀眼行動」。2007年開始計劃時在公立醫院輪候的白內障病人有3萬多人,兩年間有約1萬名患者通過計劃於私家醫生處接受手術,令公立醫院手術等候時間由60個月減少到23個月。患者受益的同時,減輕了公營醫院壓力,一舉多得。很可惜施政報告沒有提及公私營合作,筆者期待政府進一步的安排。

政府提到會持續增加對本地醫療培訓學額的資助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療人員,但筆者認為此舉始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且有些誤解問題本質。因為工作環境不理想是目前令到本港醫護人員不留在工作崗位的主要原因,若是不能有效改善工作環境,即使增加本地醫護人員數量,或引入境外醫生,又怎可留着他們長期在公營服務呢?

修改法例須格外小心

施政報告還提到將考慮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選擇直接接受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筆者想提醒如此修例需額外小心。例如有患者腰疼,通常程序是看普通科醫生或骨科醫生,診斷是否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過程中最重要是排除腫瘤的可能性。因患有腫瘤疼痛的表現和前者類似,若是市民沒有經過詳細檢查而直接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幫助,有可能延宕治療時機。

除了醫護人手,硬件方面也應大步追上。過去20年本港新建醫院的速度要大幅加快,過去10年增加床位數量與人口增加、人口老化的速度也有較大差距,更不提本港醫院現有儀器、手術室等應付醫療模式日新月異的多樣化也顯得吃力。希望政府亦可以在這方面留意。

施政報告在最後提到了要走出疫境,此處毫無疑問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內地快捷又高效的防疫策略──早發現、早隔離、早醫治,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若是香港能堅持做到這幾點,和內地醫療措施保持一致,才會通關有望,從而振興經濟和民生。

(轉載自《信報》,作者為香江智匯會長)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