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馬翠媚)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昨於論壇環節表示,兩地金融將進一步互聯互通,料下一步會開通「保險通」。他說,現時香港大部分保單以美元計價,若保險公司針對人民幣市場提供以人民幣報價的保單,保單提取後的人民幣也可以再作投資,人民幣市場規模將大幅提升,也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他又表示,中央早前發布的前海方案,重點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前海會做好深港合作平台角色。
李建英:數碼化項目融資可採人幣
另一邊,歐洲清算銀行香港分行行政總裁李建英提議,可設立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數碼化項目融資投資基金,不僅投資者能從基金中獲得收益,更能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人民幣的使用規模也會得到大幅提高,可謂一舉多得。他續指,中國的GDP增速較其他國家更快,與美國比較則更甚,他預估人民幣兌美元將以每年5%的速度升值。到2049年時,1美元相當於1.6元人民幣。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銀行公會發言人昨於銀公例會後表示,施政報告提到多項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措施,相信能夠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而其中包括人民幣國際化、數碼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及培訓人才方面,都是銀行公會今年工作重點。
銀公:今年工作重點人幣國際化
發言人表示,自2004年香港試辦人民幣業務以來,銀行業界一直擔當先行者的角色,香港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而本港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種類亦不斷擴大,由存款、貿易結算、風險管理工具,以至股票、債券及財富管理產品的互聯互通,而滬深港通推出7年來,受境內外投資者歡迎,若日後「港股通」容許以人民幣計價,相信能夠擴大本港人民幣資金池,同時讓投資者有多一個選擇。
發言人又指,銀公的人民幣服務專責小組近日舉辦工作坊,就互聯互通、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以及境外人民幣流動性方面與業界交流,並討論如何透過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該會感謝會員銀行在工作坊提出各項意見,專責小組會研究相關的建議,以及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