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牆色彩斑爛的彩虹邨成為打卡熱點。
● 勵德邨是圓筒形公屋,天井型設計,走廊空氣流通之餘亦能自然採光,加上單位互相對望,就算小孩在走廊玩耍,其他人都能充當保安。

不能住大啲 都要住好啲

【編者按】香港人身處「住得細又住得貴」的年代,如何才能住好啲?我們不單要告別劏房籠屋,房屋的建築設計、屋苑環境規劃和建築物料的使用等等也同樣重要。香港文匯報一連三日,探討在有限的居住面積中,如何讓人「住好啲」:建築師巧用「深」思讓公屋告別共用廚廁,古舊建築保育,以及就改善港人居住質素的建言。我們或許無法根治港人高樓價的「死症」,也難在短期裏將人均居住面積變大,但希望至少能在有限的居住面積中,減輕居住「痛感」,為生活添上美感和喜感。

「髒」「殘」「舊」、室內四面石屎牆,是香港公屋一向的「特色」。對公屋小市民來說,無喜感也無美感,只得一個「住」字。其實,公屋的設計反映着不同年代市民的生活需要,經歷數十年「演進」已由共用廚廁、長窄樓梯,到現在有獨立廚廁,特定居住面積,甚至設計上還兼顧「微氣候」影響,已經大為改善。這一切,背後是建築師秉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雖然不能讓市民居住面積變大,但也要讓市民住得舒適啲。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需求,公營房屋的出現就是對社會需求的一種回應。香港有多條超過五十年的公共屋邨,是見證香港繁榮進步的「建築文物」。前房署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衞翠芷博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公營房屋的設計都是基於居民的投訴和經驗累積,並經歷長達68年的進化,才有今天的模樣,「公營房屋每一個設計可以說是千錘百煉而成。」

她說,用盡每一寸空間,是公營房屋建築師的「拿手好戲」。現時,公營房屋的建築設計已不再受局限,能進一步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及「以人為本」,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盡可能做到在公屋有限的面積內,讓人「住得好」。

設計方正 絕不三尖八角

衞翠芷透露,原來公營房屋間隔設計都是由傢俬出發,因為是住人的,人是要生活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大廳會預留足夠的牆壁擺放電視、沙發、甚至雪櫃等,而睡房會有足夠空間擺床,不會有私樓「三尖八角」、「五鬼拍門」(客廳有5個門口,無法靠牆擺傢俬)賺到盡的設計;而自2002年起,屋內更有充足空間讓輪椅行走,考慮公屋多老人家的需要。「每一個功能、設計都隱藏着建築師的智慧」,她說,「雖然香港的居住空間對比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細,但房署在空間運用以及間隔設計,方便居民生活為本,已經達到爐火純青!」

雖然每一個公共屋邨看上去好像「一式一樣」,衛翠芷直言這是錯覺。她指現在的新建公屋都有40層高,市民由底望上去不會覺得有分別,但事實上,千禧年後建成的公屋已開始「因地制宜」,每個地盤都因應地勢及微氣候而調整設計,例如因應山峰風向、日照等,調整坐向及公共設施的擺放。

公屋類型見證時代變遷

衞翠芷提到,每種公屋類型都有「型號」,其中上世紀五十年代石硤尾大火後,政府為盡快安置災民,便設計了首個公營房屋,一般樓高7層,由於當年「水電不到」,因此居民只能共用廁所及廚房,這就是Mark I (第一型徙置大廈 )。其後,根據居民需要加以改良,出現了Mark II、Mark III等如此類推,直至Mark VII。而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至尾出現的Mark IV(第四型徙置大廈) 就引入電梯以及獨立廚廁,樓層由7層增加至16層,可以說是公營房屋發展的一大突破。

公屋經歷長型、I 型、雙塔型、工字型、十字型、梯級型、新長型及相連長型、Y型、和諧型、新十字型等的演進,至今已演變成「非標準設計大廈」,即是因應個別地盤的特點,例如地理環境、地區特色及居民需要等因素,從而作出設計修改。另基於建築工人短缺,房署亦引進預製組件,而和諧式就是首個使用預製組件的類型。每一個公屋的設計變化印證着每一個年代的需求。

衞翠芷不認同外界對公屋「重量不重質」的說法,認為公屋質素甚至比某些私樓更好,例如近年落成的公屋甚少聽到有漏水情況,「一定係試晒水先畀人住」。但她也認同,目前間隔設計相對單一,認為不妨增加更多間隔設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