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增供應 「生地」變「熟地」挑戰大

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長遠房屋及土地供應,短期供需失衡的情況未變,市場對施政報告及樓市反應正面,港股昨日大升735點,地產股全線向上。至於最新的置業調查亦顯示施政報告後,市民對樓市走勢表現樂觀,認為土地供應會循序漸進,樓價受壓程度有限。44%人認為未來一年樓價會上升,比例較去年施政報告出爐後同類調查增加0.3個百分點,認為樓價下跌則有34.9%,按年下跌5.3個百分點。另在研究報告預計,本季二手私宅登記將重上1.35萬宗,全年登記量或創9年新高。●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政府前日指,據《香港2030+》最新研究顯示,本港未來30年的土地短缺約3,000公頃,當局透過推動各項新發展區及填海項目,推展「北部都會區」等發展,已經覓得約4,000公頃土地,足以填補未來相關土地不足的缺口。不過,特首承認在督促部門做事時「有時講到牙血都出埋」,而未來十年,房屋供應趨勢仍是「頭輕尾重」,如33萬伙公營房屋只有約三分之一可於未來5年落成。

市民入市意慾轉向審慎

市場普遍相信,政府在把「生地」變「熟地」上面,仍面對不少挑戰,如需修改法例,如佔達1,000公頃的「明日大嶼」填海也需時,未來土地供應將會循序漸進,有投行形容施政報告對樓市影響中性。

香港置業昨公布於施政報告發表後對市民置業意向的調查,收回286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44%受訪者認為房策及土地政策沒有影響其置業信心,比例較去年施政報告出爐後同類型調查增加0.7個百分點,其次有35%人認為置業信心增加,比例較去年減少11.5個百分點,而認為信心減少的受訪者則佔21%,佔比最少。不過,只有44.4%市民計劃未來12個月入市置業,較去年減少15.1個百分點,可見市民對後市取態偏向審慎。

65%人料樓價平穩向上

至於樓價走勢,施政報告出爐後,有65%人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將平穩向上,當中合共44%人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會上升,比率較去年施政報告出爐後同類型調查增加0.3個百分點,而認為樓價平穩的佔21%,按年增4.8個百分點。至於認為樓價下跌的佔約35%,按年下跌約5.3個百分點,反映大部分市民對後市仍保持樂觀,認為樓價走勢依然堅挺。

港置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昨分析指,政府積極覓地建屋方向正確,是最根本有效方法。報告除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爭取未來10年可建10萬伙私樓外,亦重點推出「北部都會區」,興建多條新鐵路,有助紓緩樓市壓力。他認為,有關政策屬中長線供應規劃,料不可能一步到位,預計短期內供應會循序漸進,樓價受壓程度有限,對樓市前景感樂觀,預計全年樓價有力保持雙位數升幅。

全年買賣有望創9年新高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昨認為,新施政報告掃除市場不明朗因素,料刺激第四季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回升。據土地註冊處數據,全港第三季共錄12,984宗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雖較次季跌18%,但按年仍增18%,為自2015年以來7年最旺的第三季,反映交投仍處高水平。成交總值方面,第三季按季跌20%至1,200.67億元,為過去24年來次高水平,亦為史上第5高季度紀錄。

陳海潮指出,第三季盤少價高,兼股市拾級下挫,導致該季買賣登記調頭回落。不過,隨着新一份施政報告主力着墨中長遠供應措施,未對短期樓市及樓價帶來衝擊,加上疫情受控,經濟及失業率始見改善,預期本季買賣登記量有望平穩回升4%,重上1.35萬宗水平。連同首三季合計的4.2萬宗,估計全年可望錄得5.55萬宗買賣登記,屆時將按年大升35%,創自2013年以來的9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