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房劏成四間籠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表1:本港劏房問題持續惡化
表2:告別劏房路線圖
表3:房屋問題其他倡議

香港現時有約11萬個家庭居於劏房、籠屋等不適切居所,有團體調查更發現,有唐樓單位劏成26個床位後,以高出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8倍的價錢租出,屈居當中的74歲單身長者苦不堪言(見另稿)。民建聯昨日亦宣布成立「告別劏房行動」組織,提出「告別劏房路線圖」等十大倡議,要求特區政府10年內大幅增建公屋、增加過渡屋供應至5萬間等。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期望特區政府拿出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把「告別劏房」納入長遠房屋策略及施政報告,做到「告別不適切房屋,劏房不再是基層唯一住屋選擇」。●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文森 

民建聯指出,本港房屋供應出現四大問題,包括供求失衡,2015/16年度為長遠房屋策略開局之年,當時雖訂下私人住宅供應目標為1.9萬伙,實際供應僅1.13萬伙,其後兩年也未達標;而另一方面,公營房屋同樣供求失衡,長策推行6年間已欠8.1萬多個單位,長期「追落後」。

此外,民建聯批評長策制訂房屋供應量目標時未有針對問題,令樓價及租金拋離一般巿民負擔水平,長策公布時的2014年,房地產價格中值相當於家庭收入中值17倍,至2020年便增至20.7倍,意味不吃不喝20.7年才能置業。

每年建公屋3萬伙

公營房屋供不應求,輪候時間亦不斷延長。民建聯指長策公布時,政府便偏離輪候公屋「三年上樓」目標,到今年3月一般家庭輪候時間已達5.8年,而政府數據顯示劏房由2014年約8.6萬間,增至2020年近11萬間,不少基層家庭被迫長期蝸居於劏房(見表1)。公屋資源緊張,更令年輕人難獲編配公屋單位,他們在計分制和配額制下,輪候時間往往以十年計,「上樓」機會渺茫,但置業「上車」卻是遙不可及,立法會秘書處今年3月的研究分析,1997年有19.81萬名35歲以下年輕人成為自置物業業主,佔自置戶主總數22.1%;2019年則已降至僅9.82萬名這類年輕業主,只佔整體7.6%,令年輕世代感到無望。

李慧琼批評政府以往解決房屋問題決心不足,導致劏房問題在港存在多年,故成立「告別劏房行動」組織,提出實際建議,冀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有大篇幅講述如何處理劏房等房屋問題。

「告別劏房行動」向政府獻上「告別劏房路線圖」,行動召集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指出路線圖分四部分,包括每年興建3萬個公屋單位,6年後恢復公屋「三年上樓」目標,並增加過渡屋供應,以及規劃新界北以減少「工作劏房戶」;最後是提供青年宿舍等支援措施,最終「告別劏房」(見表2)。

未批租地建過渡屋

他認為政府須把過渡性房屋納入長遠房屋策略框架,邀發展商參與計劃,並重新檢視逾1,000多幅未批租或短期租約用地,包括空置校舍,以增加過渡屋供應;此外進一步研究酒店與賓館轉為過渡房屋的可行性,以及適量放寬工業用地中的工廈轉作過渡性房屋的改劃用途標準。他又建議,政府把運房局轄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升格為「社會房屋辦事處」,確保有足夠人手統籌這項工作。

「告別劏房行動」同時要求政府關注舊區舊樓問題,民建聯建議政府支援舊式大廈管理,提升衞生及保安工作,並建議由物管公司代三無大廈管理,且希望政府考慮重啟22條具重建潛力的公共屋邨,增加房屋供應(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