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從9月24日開始,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境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債券通「南向通」,投資在境外發行,並在香港市場交易流通的債券。目前債券通「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從市場數據來看,在「南向通」首個交易日,共有40餘家內地機構投資者與11家香港做市商達成了150餘筆債券交易,成交金額約合40億元人民幣,涵蓋了投資利率債、信用債等香港市場的主要債券品種及美元、人民幣等幣種,可以說市場對南向通反應非常理想。當然,根據債券通北向通和滬深港股票通開通初期的經驗來看,短期內可能未必用盡200億元人民幣的每日額度。

投資品類料逐步擴大

債券通「北向通」開通四年多以來,「北向通」累計成交量超過12萬億元,帶動境外投資者以超過40%的年均增速增持內地債券。全球前100大資產管理機構中已有八成參與其中。「南向通」在成功經驗基礎上開通,香港市場有較為豐富的債券產品品種,有利於內地機構投資者豐富標的選擇,在持債組合中引入不同幣種、品種、發行人和收益率的債券,通過多元化配置進一步管理、分散、對沖組合風險,滿足不同的風險偏好要求。

筆者預計,未來通過「南向通」進入國際債市的資金規模將不斷增長,後續更具潛力和發展機會的投資品類,也會從內地投資者較為熟悉、目前成交佔比較大、各項機制較為完善的港元債和離岸人民幣債券(點心債),逐步擴大到中資美元債等其他品種。

做市商銀行直接受惠

下一步,做市商可以進一步完善交易做市、託管結算等職能,努力在產品、服務等各方面全環節、全覆蓋地深度參與「南向通」業務發展。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可以把握好相關的債券承銷業務機會、債券託管業務機會、跨境資金清算業務機會以及匯率風險管理與保值服務機會,並能獲得存款、跨境結算、中間業務收入等綜合效益。

有利於香港債市壯大

和股票市場、外匯市場相比,香港金融市場發展的薄弱環節之一就是債券市場,可以說香港的債券市場整體規模偏小、一級市場新發行供應不足、二級市場流動性不佳、投資者基礎相對有限。

今年前八個月,香港債券日均成交額只有4億元。這遠遠少於證券市場的1,838億元,甚至衍生權證和ETF分別的118億元和65億元,還遠遠少於上海交易所公司債的日均成交額133億元人民幣。筆者預期,作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南向通」的開通和內地與香港雙向互聯互通的真正實現,可以讓境內投資者和資金給香港債券市場帶來更高的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在港發債融資,通過這一良性循環提升香港債券市場發展水平,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助加強跨境監管合作

另一方面,內地和香港有望加大跨境監管合作的力度、加強兩地債券市場基礎服務機構的合作和對市場監管標準的溝通,通過在交易、託管、結算、匯兌等各個環節的設計實現資金閉環管理並強化穿透式監管與監測,反過來提升境內債券市場在結算登記、信用評級、信息披露等方面相關制度的國際化。

使用人民幣投資外幣債券的境內投資者可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辦理外匯資金兌換和外匯風險對沖業務,也有望推動衍生品在境內市場債券投資對沖策略的應用和境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跨境資金的雙向流動和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雙向開放,可以促進跨境資金流動平衡,降低資金淨流入壓力,減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增加離岸人民幣市場金融產品的種類和範圍,豐富和便捷了境內機構自主「走出去」進行境外資產配置和購買全球債券的渠道,利用香港市場在全球範圍內管理和對沖信用風險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穩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筆者預計,在股票通、跨境理財通、債券通等陸續開通和完善之後,ETF通、新股通、衍生工具通或股指期貨通等等其他類別金融產品的互聯互通計劃有望跟進推行,促進兩地金融市場共融發展,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