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誥綸(左)今年破格升讀城大智能製造工程課程。旁為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陳偉佳(中)及該校另一資優畢業生、現為牛津大學碩士生的何子駿(右)。 受訪者供圖

智商150 連續4年跳級 母嘆資優教育支援不足

資優兒童天生在個別領域具備過人特質,但要真正兌現潛能,個人努力、家長與學校的栽培必不可少。現年13歲的江誥綸智商達150,尤其擅長數理和運算能力,學習進度遠超同齡學童,但一般學校跳級安排欠彈性,江媽媽不惜化身「孟母」,為兒子多次轉校讓其得以按能力連續4年跳級,早前更於英國高考(GCE A-level)多個數理科考獲A級,本學年破格升讀城市大學智能製造工程課程。江媽媽感嘆,香港對資優教育的支援和宣傳不足,傳統教育制度窒礙資優生發展,望有關當局可加大力度,追上國際先進水平。●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現年13歲的誥綸今年報考了英國高考,並在數學、化學、物理考獲A級佳績,IELTS考獲8級,本學年獲城大破格取錄。

選讀大二科 盼投身IT

被問及開學至今的校園生活,誥綸昨日受訪時笑言學術方面應付自如,部分課程甚至覺得太易,已要求選讀二年級科目;社交方面,因他從小已喜歡跟前輩交流溝通,不覺有任何代溝,亦已加入棋社,享受大學生活。他又分享自己有投身IT意向,未來會視乎學業發展,再考慮日後會專注哪個範疇。

誥綸如今學業看似一帆風順,江母卻感嘆,雖然早在兩歲半已經發現兒子天賦過人,但其求學之路並不平坦,更經歷多次轉校,才選中可配合其發展的合適學校,「兒子兩歲半已懂得乘數,可不按順序地回答出來,而且他心算好快,別的孩子在玩在跑,他就喜歡坐定定計數,而且好奇心旺盛,經常都會發問」。誥綸6歲時曾接受測試,證實為智商高達150的資優生,當中數理、 記憶力、運算速度等細項甚至達到160。

兒子愛發問 老師反嫌煩

「資優生家長面對很多問題和困難,我會說香港對於資優生的支援,也許只得特教SEN支援的百分之一」,江母說,第一個難題是兒子愛發問的個性,部分老師「或會視作唔好的行為,問得多會覺得煩厭」,幸好隨着誥綸成長,他漸漸培養出自學能力,熱愛閱讀和網上自學,令其學業成績不斷進步,卻又因此迎來了另一難題。

本身亦為小學老師的江母表示,香港教育一般不能輕易跳級,「在資助學校讀過兩年,根本滿足不了兒子的學習需要,如他當時乘數表已倒背如流,但(數學課)仍要坐定定」,當時她向學校提出數學科讓兒子到圖書館自修,但被拒絕,只能轉讀直資或私立學校。

誥綸自此經歷多次轉校跳級,6歲已讀小二的他,10歲讀小五,11歲讀中一,再跳中三,去年12歲讀中三途中轉往浸大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學讀中五,最終今年13歲入讀城大一年級。

江母認為,本港雖然設有資優教育學苑,及包括王錦輝中學在內共3所資優教育衛星中心,惟整體資助和宣傳始終較少,「一般學校不掌握資優生需要,更可能抹殺小朋友的興趣和好奇心,帶來窒礙和挫敗」。她呼籲當局應加強資助和宣傳,「當然父母如果不重視(培養),一切都不會發生,去一般學校亦未必會有今日發展」。她認為,與資優教育先進的北歐國家相比,香港明顯落後,應該加大投入,急起直追。

城大發言人昨日回應指,該校今年取錄一名年僅13歲、在公開試獲優異成績並通過面試的學生,入讀智能製造工程學課程,校方會與其家人緊密聯繫提供適切支援,及協助其適應與融入大學生活,並在學術上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