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昨在珠海開幕。此屆航展最大亮點,是以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為代表的大批自主創新「大國重器」首次亮相,展現中國無懼技術封鎖、成功掌握戰略科技發展主動權的雄厚實力,亦向世界宣示,「中國力量」不為尋求霸權,而為捍衛世界和平、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戰略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相信會讓港人尤其是青少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動力更強、信心更足。
創辦25年的珠海中國航展,已成為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的高水平國際盛會,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本次航展迎來線上線下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家企業參展,飛機超百架,實現「陸、海、空、天、電」全領域覆蓋,一大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昨日開幕式,當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中國自主研發的殲-20戰機出現在航展上空,展示其低空高速、小半徑轉彎及大迎角飛行能力時,令國人情不自禁為國家航空科技的飛躍式進步而鼓掌歡呼。
此屆航展帶給世界的最大震撼,是一大批中國自主研發的戰略科技產品驚艷登場。飛行表演中,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發動機後首次公開亮相,中國自主研發的翼龍2無人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首次進行飛行展示;長五和長七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天問火星探測器、中國北斗等,展示了中國自主發展戰略科技的強大實力,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重型運載火箭等更顯示了中國開啟「探日時代」、深空探測的雄心;中國商飛首次在國際航展上展示的CBJ公務機和大型客機C919的移動數字飛機展示平台,則讓世界看到中國民用飛機產業化的巨大進步。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習主席昨日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組織產學研協同攻關。此屆航展展示的中國自主創新纍纍碩果,顯示國家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為中國戰略科技自主創新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此屆航展展示了國家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重大成就,也極大地激發出國人的自豪感,增強對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民權益的信心。中國一向奉行和平友好外交政策,始終不渝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打破「國強必霸」的邏輯。中國戰略科技發展進步,「中國力量」與日俱增,意味着捍衛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力量更大。
國家強大,港人與有榮焉。孟晚舟平安回國證明,只有國家繁榮昌盛,國民權益才能更有保障。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中國戰略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國家實力不斷充實,香港才能抵禦一切外力、防範一切風險,才能增強港人對國家的向心力、歸屬感,傾力與國家一起邁向輝煌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