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京劇《風華正茂》劇照。

香港文匯報訊 現代京劇《風華正茂》編劇何冀平與國家京劇院二度攜手。早在2014年,國家京劇院推出的新編歷史劇《曙色紫禁城》就是由何冀平任編劇、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袁慧琴主演。當年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常演不衰,堪稱京劇藝術新的時代經典。何冀平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談到這劇本的寫作歷程,過程非常引人入勝。

「接到國家京劇院的邀約,要為建黨百年創作一部京劇,時間是2020年9月,預定來年7月上演,時間很緊。此時全國各藝術院團,都為慶賀建黨百年創作新戲,類似的題材很多,有些籌備早的已經上演。這一部京劇,我要從什麼角度切入?我曾經寫過電影《決勝時刻》,講述1949年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轉移進京,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住進香山雙清別墅,指揮渡江戰役,推翻舊政權,解放全中國。為這部電影,我翻閱了大量史料,尤其關於毛澤東。我開始倒着想,時光回流到一百零二年前,那個時候,二十歲出頭的毛澤東是一個聰明大膽,好學上進的有為青年,他充滿活力,為救國救民,上下求索尋找真理,正如同逆境崛起的中國共產黨,也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恰似百年風華正茂。」

雖然是文學藝術作品,必須依據史實,劇中情節、事件做到皆有出處。「這次的創作不同以往,疫情中,我哪裏也不能去,就靠手頭一些資料和香港圖書館的有限書籍。寫好劇情,主要是寫好人物,我一貫的方法也是從人物入手,雖然是偉大的紅色經典人物,一樣要有血有肉,可以觸摸,不需仰視。

「翻閱完史料,24歲的毛澤東,為尋求真理上下求索,他求教師長,攜手同伴,四處奔波,暑雨祁寒,同時記掛親人,萌發愛情,是兒子、戀人、丈夫、兄長、同伴、學生、鬥士。他有膽有謀,有情有義,有濃厚的情感,有高昂的鬥志,率真活躍,謙遜不失本分,恭敬不失原則,有膽魄有氣派,一個鮮活的領袖形象,漸漸在我腦中筆下活躍起來。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毛澤東也走過彎路,嘗試過各種救國方法,在挫折迷茫中不捨追尋,直到找到光明。就像他自己所說:『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經在理論上和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全青年班底名符其實風華正茂

「根據這段時期的歷史史實,劇中出現的事件、人物、場景比較多,劇中還寫到李大釗、陳獨秀、楊昌濟,同學同伴鄧中夏、蔡和森等中國早期革命家,以及毛母文七妹,妻子楊開慧,兄弟毛澤民、澤覃、澤建,楚雄(侄兒)和毛岸英,毛家五位為國犧牲的親人。」

「我是寫話劇出身,也曾寫過京劇劇本,深知兩者不同。好聽的唱段是戲曲的魂。寫唱詞,對我來說是挑戰也是樂趣。而這次的唱詞有所不同,毛澤東有濃厚情感、詩人情懷、文學根底,他的唱詞一不能『水』,二又不能太過華麗深澀,要帶有文學色彩和浪漫詩意,涉及的李大釗、陳獨秀、楊開慧,都是文人革命者,都要走有情有意有韻味的風格,而毛母則要有大義有慈母情。」

結構上,我採用了歌隊的形式,歌隊是西洋歌劇的說法,戲曲稱為幫腔,在地方戲曲中比較多,京劇中用的不多甚至沒有。所謂歌隊不是台上站兩排合唱隊,他們要隨着劇情隨出隨入,扮演劇中人物,參與對話議論,渲染舞台氣氛,襯托演員唱腔,調節時空轉換,推動劇情。

三個月內何冀平拿出初稿,基本得到劇院的認同。隨後一系列的應有程序,全靠線上交流,三稿定稿,進入排練。「導演宮曉東是我的中戲同學,雖然我們首次合作,但他非常理解劇本和我創寫的原意,觀念上的一致和統一,推動排練迅速展開。國家京劇院傾全院之力,匯集各路精英,全青年班底加一級演員上陣,真如同劇名風華正茂。最可惜的是因為疫情,我不能身在排練現場,不能感受其中的艱辛,不能看首演和演出,這在我創作生命中是平生第一次。」何冀平遺憾中帶點滿足地說道。

2021年的新作《風華正茂》,寫作期正值疫情期間,何冀平克服種種條件限制,查閱史料,務求劇中情節、事件做到皆有出處,令人欽佩!不愧金牌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