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仕珍)9月23-24日,來自青台兩地的60餘位企業家相聚青海,圍繞清潔能源、國際生態旅遊、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等產業合作及兩岸經貿發展交流研討,共謀合作。在9月23日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共謀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多位台商表示,青海巨大的發展空間、後發優勢和投資機會,對台商來說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特別是祖國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青海在經濟建設、扶貧攻堅、「一帶一路」建設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使這裏不僅成為投資的熱土,更成為許多台商特別是青年台商創新創業創造的熱土。

據了解,當前青海省正着力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隨着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越來越多的台胞台企走進青海、認識青海、融入青海、奉獻青海,成為了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實踐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貢獻者。
青海成台商創業樂土
來自台灣的黃行健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經理,2019年,他首次走進青海省海東市調研市場,便得到了海東市各方面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和工作外的親切關懷。最終在多次考察後,他決定在海東落腳投資。「我們被海東招商的韌性、親商的熱情深深感動。因此,在這裏落腳投資,就是把這裏當作我們常住的家,而我們所要做的項目就是為自己建設未來常住的家。」

黃行健介紹,改革開放40多年來,祖國大陸方面始終支持鼓勵台商發展,大陸生機勃勃的熱土亦不斷吸引着台商前來投資。「我的父輩就是較早一批回到大陸投資的台商,從房地產開發到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我們的企業在自身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參與到祖國的建設,見證了祖國的強大。」黃行健說,在兩岸融合發展的潮流影響下,他亦在2013年來到大陸,接過父輩的旗幟,繼續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台企聯副會長鄭竣豐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惠台「31條措施」「26條措施」,青海省積極出台了《青海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在台商投資合作領域、深化科研及人才和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積極作為,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惠台措施。「面對青海的生態、資源優勢與良好的政策環境,我深信必將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和台灣青年創業者走進青海、融入青海,在青海興業發展,開花結果。」
冀台商把握大陸機遇 書寫華麗篇章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裴金佳在出席論壇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台商在大陸發展的環境更好,投資大陸的勢頭不減。今年1-7月,大陸新批台資項目同比增長47%,實際吸引台資同比增長9.6%,大陸台企普遍經營穩定,營收增長。「今後,我們還將不斷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讓台胞台企在參與兩岸融合發展中事業越來越興旺。」

裴金佳表示,廣大台商台企應充分把握大陸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並希望廣大台胞台商多到青海參訪考察,發揮自身優勢,在清潔能源產業、生態旅遊業、特色農牧業等領域投資興業,在這片美麗富饒、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書寫個人和企業的華麗篇章。
論壇現場並舉行了簽約儀式。青海省台辦與全國台企聯、青海省青年企業家協會與全國台企聯青年工作委員會、青海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與台企創本普拉斯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進一步加強合作。
青海省委副書記吳曉軍表示,青海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務實的舉措,為廣大台胞台企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優的服務、更好的保障,推動青台融合發展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亦希望更多的台商將發現的目光轉向青海、將發展的眼光聚焦青海、將奮鬥的身影留在青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