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蔡朝旭
● 本月18日,蔡朝旭與中聯辦社團聯絡部副部長黎寶忠、九龍工作部副部長劉國強、廣西社團總會會長王明凡等,主持「香港廣西九龍西服務中心」開幕儀式。
● 今年7月,廣西社團總會慶祝香港特區成 立 24 周年暨第八屆常務理事會就職典禮,蔡朝旭 (左二)作為籌委會委員出席同歡。
● 今年6 月,由香港青年愛樂樂團慈善基金會等聯合主辦的「慶七一快閃交響樂」表演,蔡朝旭帶領香港廣西崇左市聯誼同鄉會成員到場支持。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蔡朝旭,除在政協層面付出心力外,還在香港出任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崇左市同鄉聯誼會會長,以及香港青年愛樂樂團常務副主席及該基金會常務副主席等重要公職,與廣大熱心的愛國愛港人士攜手共進,積極為國家發展、扶貧工作、青年交流作出貢獻。近兩年以來,蔡朝旭積極參與助力疫情防控、宣傳國安法等相關工作,致力為港解困局、謀出路。

今年7月,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於會所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座談會,創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永遠會長、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王惠貞,全國政協委員、會長王明凡等與60多名廣西自治區省市政協委員,共同參與及踴躍發言,並對日後會務工作作出展望。

鼓勵抓住國家機遇 認同完善選舉制度

當日與會的蔡朝旭亦通過座談會的分享表示,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並鼓勵香港青年要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及引導市民正確認識完善選舉制度的積極意義,為香港和祖國的繁榮增添動力。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對推動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愛國者治港』原則的重要保障,是立足當下、放眼長遠的戰略選擇,符合香港實際情況,體現社會整體利益,只有堅持這個原則,香港才可以邁向更加美好未來。」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愛國者治港」和香港特區管治原則,指出香港國安法及選舉安排頒布後,香港在政治與經濟發展上將大有作為,將與內地各大城市,特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成更充分的良性互動;蔡朝旭認為,作為省級港區政協委員,可以運用自身透過經商、求學、生活、工作建立的海外聯繫,率先向身邊的國際友人現身說法,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看來,『愛國者治港』的實施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確實、落實;其二是發展、鞏固與傳揚,前者是外在的、屬於應用層面;後者才是發乎內心,屬於精神層面。」

9月、12月及明年3月合共舉行的三場重大選舉,尤其是特首及其班子出爐,將會決定在「十四五」規劃中,香港將具有非凡的意義,他表示:「每一個香港人都應該要運用港人兩文三語,甚或英語以外其他外語的優勢,向國際網絡媒體、社交媒體、印刷媒體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回歸後的故事。因此社會更加要從教育、宣傳、文化、社會動員等領域,針對性地推進愛國主義事業,例如支持落實公務員、公職人員,以及參選人的宣誓工作,否則,即使解決了各類結構複雜的社會問題,民心仍會存有隱憂。」

支持聚焦居住問題 有助實現良政善治

蔡朝旭強調,只有以此為基礎,香港才有足夠本錢繼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的連結,成為一流人才的超級孵化器,使到兩岸四地與發達國家、環南海地區,形成更緊密、更全面的政經網絡,從而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來港,由是形成良性循環。

「香港美好未來的想像主要關係到可持續發展,以及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家庭居住問題,因為說到底,一個更均衡、更符合人性的財富分配機制,才是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永續發展』之道。」

自中央研討促進共同富裕後,「共同富裕」愈加成為輿論焦點。蔡朝旭認為,「共富」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分階段促成。

不久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就提到,期望港人告別劏房、「籠屋」。蔡朝旭表示,香港想實現良政善治,必須從改善民生入手,從根源上改變本港貧富懸殊現狀。他認為,1500人的選委當中有很多熟悉經濟運作、企業經營,基於了解香港、國家和世界發展情況,這些擁有企業人士應該積極運用專業所長,因應國策港情的發展所需,應該投放更多資源、時間和精力,共同合作為基層市民服務,包括增加就業機會、合理提高薪酬,助基層市民自食其力改善生活;並鼓勵、協助青年大膽到大灣區、內地就業創業,拓展發展空間;出資成立專項基金,尤其是加大對基層家庭的教育援助,減少以至消除跨代貧窮,讓年輕人有更多向上流動機會。

服務市民是特區政府宗旨,解決基層住房問題亦與中央提倡的以人民為中心不謀而合。

蔡朝旭續指,對於奉行資本主義的香港,過高的樓價令基層人士望樓興嘆,唯有輪候公屋成為「上樓」唯一希望。

履行「建言獻策 服務國家」責任

「個人認為,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更要聚焦發展、共同富裕雙管齊下,要以社會基層的利益為焦點。我深信,中央強調共同富裕,背後蘊含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及以人為本的內涵,加上內地如今大力推進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紅利的成功經驗很值得香港借鑒,港府應領導各界,齊心改變本港貧富懸殊現狀。」

「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海改革開放方案,正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機遇,香港乘勢而上正當其時。作為新晉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蔡朝旭非常積極履行「建言獻策、服務國家」的責任。今年初,本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會議,因疫情防控原因,大多數港澳委員未能到場參會,蔡朝旭通過手機直播和及時讀取大會數據進行參政議政。他重點提到,廣西近年來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利用先進理念和領先技術,農業發展正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發生變革,特色優勢農產品、現代化規模種養殖基地,從概念到實踐,正推動現代都市農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目前,本公司團隊與安徽省桐城市農業農村局達成協議,獲得二十萬畝農地作種植,用於高科技種植大米,為當地的增加稅收及就業機會等實現多方面的貢獻;我相信同樣的現代農業技術方案,將可以複製到廣西以至全國各地,為國家穩定糧食供應及大健康規劃產業提供平穩保障。」

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唯獨中國有效控制疫情,成為主要經濟體中最快復甦的國家,吸引全球企業湧入。蔡朝旭認為,廣西資源豐富土特產眾多,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的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內循環」內需市場提供充足的條件,當然進一步發揮農業結構優勢、農產品質量好為載體,攜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他續指,廣西等地的河沙、海沙,均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和內需要求,對海南及港澳地區填海工程可以不假外求,而可以減省運輸成本,具有質量保證。

隨着廣西現代農業產業主動融入大灣區,蔡朝旭將廣西和廣東的企業組織起來抱團投資廣西,用心出力為廣西當地的資源、文化及民情增值,期望為當地發展帶來經濟效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