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50年前,一個和現在一樣的秋天,陝北延安依山傍水的王家坪,這個曾經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紅軍總司令部的院落,古槐樹下集合了100餘個未滿20歲的青年,下鄉3年的錘煉,個個風華正茂,美如驕陽。在延安插隊落戶的北京學生有2萬8千多,100人算是百里挑一,這些人要做一件大事,組成一個知識青年赴京匯報團,上北京。50年,半個世紀過去,匯報團的百餘人已四散東西,不知去向。

幾位當年赫赫有名的知青標兵,他們曾是赴京匯報團「講用組」成員,拿出和黃土地一拚高下的勁頭,組成籌備組,要舉辦匯報團50年紀念聚會。這幾位標兵,做什麼事都極其認真,本着「沒有找不到的人」的信條,按照匯報團名單,一個一個,一個傳一個的找,幾個月的尋找,除去外國定居的、已經故去的、身在外地的,竟然有將近50人,他們在北京相聚了。

50年前北京知青奔赴天南地北,組團赴北京匯報的只有延安地區,這是中央對老根據地的關照和情感。匯報團分講用、展覽、演出幾個組。我被選中參加演出組,我唱不行,跳也不大行,被選中是因為我寫了一個小劇本,這是我平生的第一個劇本,發表在《延河》,稿酬是半個手掌大的一個塑膠皮小本,折合現價大約不過兩毛錢,一直珍而重之帶在手邊。這個類似小品的小劇,講述一個女知青在延安遇到父親救命恩人的故事,雖然簡單幼稚,倒也真情實感。我演不了劇,在大歌舞《軍民大生產》裏演個小娃娃。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解放初期,評劇名家新鳳霞在中南海演出評劇《劉巧兒》,一出場,還沒開口唱,台下就響起雷鳴般掌聲和呼叫聲,新鳳霞嚇了一跳,以為自己出了什麼差錯,原來是舞台上的布景窯洞,引起台下觀賞者無限的思念。

我們的歌舞也有窯洞,會不會也有那樣的效果?滿腦子幻想,在那不知失望和祈望的年齡,只是清純地看一切,天永遠是藍的,水永遠是清的,延安的黃土地永遠是暖的……

50年沒回過延安,曾經寸草難生的陝北高原,如今一片葱蘢,十里不見一棵樹的黃土坡,種植蘋果400萬畝,產量400萬噸,首居中國城市第一。滄海桑田,50年不見,從外表和容貌上已經認不出曾經的夥伴,靠想像大概能估計出幾分,你們都經歷了什麼?倒是一開口,扭起秧歌,唱起道情,依舊是那份青春,那片驕陽!